據了解:如果說倒退5年是國內房企迅猛成長的黃金時段,那么眼下日趨理性的置業市場則是對房企進行綜合能力測驗的特殊時期。面對不再盲目火熱的購房市場、面對緊張激烈的土地儲備競爭,房企開始挖掘持續發展的新出路。
資金鏈穩定成為共同目標
如今,作為現代房企被迫要面對的客觀現實,“在宏觀調控政策與激烈行業競爭下賣樓”實質則預示著房企之間資金、實力的競爭。
房企要發展,要在競爭中勝出,除了傳統的品牌宣傳之外必須另尋出路。維系資金鏈的穩定似乎成為這場殘酷商戰中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日前,某地產論壇中,有業內人士指出,如今多數房產企業面臨著股市調整、信貸緊縮、市場預期等多重客觀市場環境,這些都對房地產企業的經營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房地產企業的生存能力將被再一次考驗,只有資金鏈穩定,才能托起房企進一步發展的基石。在不能暫緩拿地的前提下,資金來源途徑的規劃已經成為房企轉型必須思考的課題。
品牌比拼成就綜合實力
記者了解到,不少房企巨頭并非硬鉆樓價死角,而是紛紛調轉方向,跨行業謀求更大發展。專家認為,多方壓力下,傳統的營銷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品牌房企的擴張,房地產市場在未來難有飛躍般的發展空間,而其他行業尤其是涉及民生的行業,卻有著不錯的發展空間。品牌在市民口中被傳播的廣泛度已經成為同行競爭的著力點,而房企品牌的散播所需要的,正是多行業、多條腿同時經營的運營方式。
房地產的差異化競爭已從建筑形態、生活方式上升到品牌力度競爭層面,樓市也從初級階段單純看產品戶型、看地段到價格吸引老三樣漸變到走文化路線、出售人居境界和賣品牌打包綜合產品的新文化時期。當大品牌房企更注重房地產文化建設,就需要房企利用自身實力為業主提供全套專業化的多方向生活產品。文化開發與品牌運營已然成為房企的一種開發戰略,綜合實力的比拼往往成為房企減少支出、獲得更大利潤與口碑的重要戰場。
多產業發展準備樓市大考
“房地產多產業發展戰略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最好利器。”在激烈的樓市競爭中,已經有部分房企開始綜合性發展的腳步,這些企業利用自身地產市場的強大后盾,大力發展快消品、商場、醫藥醫療、教育等多重業務,其廣泛的涉及面不僅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綜合實力,也為其所屬地產項目打下節省資源的伏筆。“產業地產是一種將地產、產業、城市三方面發展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商業模式。其在提升城市產業價值、產業能力、聚集人口與資本、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為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業內人士如是說。
與此同時,一些成熟房企對于體育、高科技餐飲等社會性領域的覆蓋,也更著手于穩固自身企業根基,讓企業自身的發家領域——地產能夠以更龐大的背景體系迎接日益殘酷的樓市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