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知識入門-特點-分類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豬肉之所以發光是生豬在屠宰時被發光菌污染導致的等相關知識,為您提供參考。
豬肉“發光”原因匯總
一是豬肉之所以發光是生豬在屠宰時被發光菌污染導致的。有關研究人員從污染豬肉中分離到一株發光菌,通過形態和培養特征的觀察、生化特征研究及基因序列分析,對菌株進行了鑒定。根據研究結論,這種發光菌為革蘭氏陰性球桿菌,最適合生長的溫度為18-22°C.該菌可能來源于海洋,但只要營養條件合適,這種菌也可以在低鹽或無鹽的狀態下良好生長。"急性致病試驗"顯示,發光桿菌對小白鼠沒有明顯的致病性,試驗組小鼠均未出現體溫升高及死亡現象,但在一定條件下,發光菌在肌體內可持續生存。此外,研究結果還表明,這種發光菌對鏈霉素、磺胺、環丙沙星等多種抗菌藥物敏感;新潔爾滅、乙醇等常用消毒劑能殺死該菌。

二是豬肉會發光很可能是豬肉里殘留的磷超標。其原因可能因為磷具有較好的吸水性,有些不法商販為了方便給豬注水在豬飼料中添加了過量的磷。再者,肉制品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用到磷酸鹽等添加劑,使用不當也有可能造成磷超標。有關衛生專家表示,少量食用"夜光肉"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但長期食用、過量食用,會給身體帶來一定害處。磷是生命物質的一個組成成分,正常成人體內含磷約為600~700克,這些磷主要在人體骨骼和牙齒上。如果長期食用過量的磷,可能會引發高磷血癥和磷中毒。
三是豬肉內的重金屬含量過高,產生導電現象,引起豬肉發光。但是這種可能性相對來說要較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