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區,南鄰國家圖書館,北依中關村科技園,是國家民委、北京市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遼寧大學
遼寧大學(Liaoning University),簡稱“遼大”,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3、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由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共建,是一所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合為優勢,工、理、文、經、管、法、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4、新疆大學
新疆大學(Xinjiang University),簡稱“新大”,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高校。
5、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中國東南名城——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入選國家“20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百度百科——遼寧大學
百度百科——長春理工大學
百度百科——新疆大學
百度百科——福建師范大學
2023廣東征集志愿學校有哪些
征集志愿學校:廈門大學(定向五年制預防醫學專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俄語專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市場營銷專業)。
1、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25年,廈門大學入選國家公布的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6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1.9%,擁有博士學位的2206人,占82.9%。學?,F有在校學生40000余人(含外國學歷留學生1177人),其中本科生20077人、碩士研究生16232人、博士研究生3993人,本研比約為1:1。
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開展“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學校還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
2023廣東歷史類本科批征集志愿院校有:內蒙古大學、黑龍江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福建師范大學。
1、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大學簡稱內大,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工學、農學、文學、經濟學、教育學、管理學為主干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7年成立的內蒙古農牧學院,經過幾次更名和合并發展,于2002年正式定名為內蒙古大學。
2、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大學簡稱黑大,位于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以工為主,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黑龍江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1年創建的日本帝國的第四高等學院哈爾濱土木工成績觀測科研所。經過幾次改革和發展,于1949年正式成立為黑龍江大學。
3、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簡稱上海海大,位于中國上海市楊浦區,是一所以航海學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9年創建的上海航海學院,2004年改為現名。上海海事大學占地面積1260畝,校園內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學校設有12個二級學院,涵蓋了航海、輪機、交通運輸、管理、經濟、法學等多個學科門類。
4、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簡稱南工大,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工為主、工學為主干學科的工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2年創辦的明德學堂,經過多次改制和發展,于2003年正式更名為南京工業大學。學校占地面積約2200畝,校園環境優美,設施先進。
5、福建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簡稱福師,位于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是一所以師范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創辦的私立惠安師范學堂,經過多次合并和發展,于1973年正式定名為福建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占地面積近2000畝,校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備。
高校的產生
高校的產生是與人類教育的發展歷史密切相關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意識到教育對于社會的重要性,對知識的傳承和學術研究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校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學堂、學院和學校。
古代的學堂是培養和傳授知識的地方,西方的大學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最早的大學可以追溯到11世紀的博洛尼亞大學和巴黎大學,它們是為了滿足教育需求和學術交流而建立的學術機構。這些學校提供了各種學科的教育和研究,例如神學、法學、醫學、哲學等。
在中國,古代的學堂和書院是培養文人和培養人才的地方。最早的古代學堂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的五經教授制度,而到了唐宋時期,一些著名的學院如白馬寺學院、岳陽樓書院等開始興起,承擔了培養士人、推廣儒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