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與東亞地區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通貨膨脹壓力較小。5月份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雖然第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低速增長,但經濟增速“含金量”較高。今年上半年,國內礦業市場復雜多變。主要礦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投資平穩,主要金屬價格震蕩下行,部分品種價格觸及近年新低,經營風險加劇。
生產規模繼續擴張。據國家統計局公布,1~5月,全國發電量200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原油產量8619萬噸,同比增長2.7%;鐵礦原礦產量51625萬噸,同比增長8.6%。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604.1萬噸,同比增長10.9%。
礦產進口不斷增長。據國家海關數據,1~5月,全國煤炭進口13617萬噸,同比增長20.9%。全國進口原油量同比基本持平。1~4月進口天然氣621萬噸,同比增加29%。進口鋁、錫、鎳、鐵礦砂及其精礦量均有所增加。其中,進口錫礦砂及其精礦增幅最大,同比增長216.5%,增長來源主要為緬甸,占進口量的91.97%,同比增長387.8%。我國是世界上最大銅礦砂消費國和進口國,經歷2010年低速增長和2011年負增長后重回高增速,1~4月,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銅礦砂96.40萬噸,同比增長495.01%。由于受到定價權缺位和全球銅資源壟斷的影響,導致我國銅資源供給安全隱患凸顯。進口鉛、鋅礦砂及其精礦量小幅下滑,主要受到去年底以來滬倫比值走低影響,并可能波及未來進口量。

礦業投資熱中現冷。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1~5月,全國采礦業投資3740億元,同比增長7.1%,低于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3個百分點。其中,1~4月有色金屬累計完成礦業投資220億元,同比下降3.35%。從投資趨勢看,前幾年投資礦業的高回報率,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進入有色金屬礦業。一批新建有色金屬礦山在近幾年陸續投產,老礦山也借助本輪金屬行情加大了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前兩年有色金屬市場表現低迷,金屬價格走勢疲軟,使得礦山投資的熱情出現回落。尤其是今年以來,礦業投資表現一般,投資逐月下降,4月份首次出現了負增長,趨冷跡象明顯。
礦產價格普遍走低。與年初價格相比較,5月底,鐵精粉(品位62%,天津港)進口價下跌21.4%;普通混煤價下跌8.43%,創下2010年以來最低價;氧化釹價下跌36%;銅價下跌7.5%、鋁價下跌2.2%、鉛價下跌6%、鋅價下跌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