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建筑行業包括的范圍廣,行業的企業數量眾多,行業的企業集中度不高。在我國眾多的建筑業企業中,僅上市公司就達三四十家,小型企業尤其是承包隊更是數不勝數,僅就這一點來說,建筑行業內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就足夠激烈,但由于規模的不同,企業之間競爭的項目或者環節也不同。研究認為大型上市公司主要競爭于房地產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大型項目的承包,小型企業主要競爭于建筑裝飾裝潢等子行業或者大型項目的分包項目等。以下是對我國建筑行業分析:
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對建筑行業分析了解到,近年來,整個行業呈現平穩上升態勢。然而,由于建筑市場過度競爭依然激烈,企業經營壓力不斷擴大。國城市住宅除了面對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之外,還要滿足已經到來的居民住宅更新換代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設市場還有很大的開發建設潛力。
預計未來,除了在新開發的土地上建設住宅外,對于危舊居民區實施的拆遷重建所占的比重將會加大。但是在中國建筑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發展同樣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市場環境嚴峻,行業內部惡性競爭嚴重,企業的利潤率卻很低,財務杠桿很大企業經營的風險很高。面對這種形式,尋求未來發展道路是所有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

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城市化的發展仍將繼續。中國是一個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國家。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建筑行業分析報告了解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使二元經濟結構的矛盾日益突出,這種矛盾也不同程度制約了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調整城鄉的經濟結構,也就是要大力發展城市化。在此狀況下,基礎設施的缺口明顯;同時,原有城市整治的工程量也非常巨大,未來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城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道路、園林綠化、景觀、地下需求等為主要需求,尤其在大城市中表現突出。
從長遠來看,未來5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提高到76%以上,城市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帶和中心城市的發展預示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高速起飛,也預示了建筑業更廣闊的市場即將到來。預測,2013年至2020年,中國建筑業將增長130%。其中,2018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場,占全球建筑業總產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場前景廣闊,在2020年前,中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至少是1.5萬億。我國建筑節能藍圖蘊含著對節能材料和技術數萬億元的商機。
以上就是對我國建筑行業分析的全部內容。詳細信息可查閱《2013-2018年中國建筑裝修行業市場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