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D打印產業市場行情走勢分析:3D打印產業市場行情如何呢?據悉,在今年年初,全國兩會前夕,3D打印產業就迎來了政策利好。2月28日,工信部網站正式發布了《國家
3D打印產業市場行情如何呢?據悉,在今年年初,全國兩會前夕,3D打印產業就迎來了政策利好。2月28日,工信部網站正式發布了《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25年)》,到2025年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制造(俗稱“3D打印”)產業體系。可想而知,在政策不斷傾注的大環境下,處于嬰兒期的3D技術的巨大潛力正待被挖掘。

市場處于增長的起點
近期,3D打印領域全球領先供應商Stratasys亞太及日本地區總經理OmerKrieger在接受蓋世記者采訪時表示,3D打印技術方興未艾,對于企業來說存在巨大潛力。“以Stratasys為例,所謂的巨大潛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在基礎應用——原型制造及現在在CA原型制造方面,使用我們3D打印技術的占1/80-1/60,這個市場要達到飽和的話,應該是1/10-1/5。第二是在教育領域,以MokerBot(消費者3D打印機領域的領先廠商,成立于2009年,2013與Stratasys合并,合并后仍獨立品牌運營)在美國市場的產品來講,現在我們的產品進入了5000所學校,這方面現在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第三點是在制造業上的直接應用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比如說用于直接零部件的打印,或者是夾具、模具的制造,或者是工裝設備的打印等等。第四個方面也是潛力無窮的,就是我們的普通消費者市場,雖然現在這個在我們業務當中只是很小的一塊。但是作為MokerBot的CEO來講,我對這一塊世界市場充滿信心,我覺得它可以普及到以后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3D打印機。我們前面提到的四個產業的市場板塊都有巨大無窮的潛力,現在只是未來的一個非常令人激動人心市場增長的起始點上。”
雖然前景尚好,然處于嬰兒期的國內3D打印行業目前的發展尚且處于無序的狀態,諸多的企業蜂擁而上,當中有實干家同時也存在不少“炒作者”,而一些地方政府因其“光明的前景”而開始大興招商引資。針對此狀態,Strata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汪祥艮指出:“其實這很正常,3D打印行業在中國的發展跟其他行業一樣,都會經歷過從迷茫、困惑、無序的競爭到理性健康持續發展的狀態,對此我們要抱有信心。”
3D打印在汽車上的應用
3D打印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除了整車廠包括一些零配件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的使用3D打印。但是今日的3D打印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不是用來做整車的,它主要還是應用在研發環節,比如說外形、內飾、接插件、車燈等領域的前期設計階段。此外,越來越多的車企如寶馬、沃爾沃、歐寶等用3D打印技術直接制造他們組裝時用的夾具和模具。一方面,模具和夾具需求并不太多,采用3D打印比傳統用金屬制造便宜。另一方面,3D打印和傳統的制造工藝相比可以節省90%的時間,對汽車制造商來講是一個巨大的附加值。因此上雖然目前的設備、材料等成本雖較高,從所帶來的價值和所節省的時間成本來看,產生的“相對成本”較為均衡乃至更低。
除了成本外,車企在購買和使用3D打印設備時,尤為關注“售后服務”。一位車企負責人在接受蓋世記者采訪時表示,3D打印設備成本昂貴只要帶來相應的價值企業是歡迎的,然而售后如果跟不上,設備維修成本及誤工所產生的影響就無法估算了,這也是選擇服務商時考慮的最為關鍵的因素。
當問及此時,汪祥艮表示:“售后是Stratasys非常大的資產,也是最大的優勢之一。Stratasys是最早全面進入中國的大的3D打印廠商,有專門銷售、服務團隊,有非常強大的物流網絡。亞太地區的售后服務有三重保障:首先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和代理商。他們都是通過嚴格挑選出來的,有豐富的行業和技術的經驗,幾乎可以覆蓋到北京、上海、廣州一些主要的代表區域,和客戶可以近距離接觸,而他們的售后服務人員都是經過Stratasys專門培訓和認證過的,是非常有資歷的。第二重保障是Stratasys在上海、北京、深圳都有自己大的分支機構,這當中包括了客戶體驗中心、物流、售后服務人員。也就是說代理商層面如果說解決不了的問題,第一時間反應到Stratasys層面。第三重保障是香港作為亞太區的中心,同樣有非常龐大的售后服務力量。
無論是追求成本的價值還是追求售后服務的至臻,就目前階段而言,3D打印在汽車上的應用更多的是“定制化”,并不適合大批量生產,不過當技術、成本、服務不斷突破滿足生產所需時,是否能批量用于生產過程中也未知可否,這一境況對于其他行業或以如此。這不僅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從定制到批量,更是一個艱苦的蛻變過程,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外,更需要行業標準的完善、企業間的合作聯盟,使其更快的由理想轉變為現實!更多行業政策信息請查閱中國3D打印技術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