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各地開始落地國務院國五條政策。除了在限購政策上有所加碼外,預期中的住房交易個稅從嚴征收、二套房貸再次收緊等強力措施均被各地有意回避,政策溫和落地后的影響小于預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產板塊是否存在糾錯式的反彈走勢?未來房地產行業政策又將會存在哪些變數?
據悉,此次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后,房價并沒下降,甚至有的還上漲,但房地產股票卻應聲而落。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地產股面臨更多的結構性投資機會,短期向下空間有限,反彈力度取決于政策趨穩和行業基本面的配合。預計今年行業投資平穩增長,但行業內部分化加快。
我們從“新國五條”細則來看,仍然沿襲了以“限購、限貸、限價”為主的行政化調控手段。“新國五條”造成了房價短期上漲的預期,但中長期來看,根治樓市泡沫還要靠增加供給,以及提高物業持有成本。“新國五條”細則的重點是針對房價上漲過快的一線城市,以及部分漲幅過快的二、三線城市,并未對全國所有城市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在調控方式上,更傾向于采用差別化信貸、所得稅等經濟手段抑制購房需求,限購、限貸等原有調控措施方面均有所加強。因此,該政策可能會加劇行業供需波動,預計今年樓市總體呈現“N”型走勢,但不同區域房價上漲壓力存在差異。

另外,從需求端來看,若地方嚴征二手房所得稅,二手房成交或在今年二季度出現萎縮。短期內,部分需求會溢出到一手房市場,而一線城市新增供給不足,所以仍面臨房價上漲壓力。二線城市則可能出現“量縮價穩”,中西部地級以下城市房價下行壓力最大。由于一、二手市場聯動關系,最終成交量都會出現下滑。從供給端看,今年一季度已完工未售面積雖有所回落,但仍處于絕對高位,全國樓市去庫存仍將延續。
再次,在投資機會方面,地產板塊短期內存在估值調整需求,目前行業的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間。二季度行業基本面相對趨于平穩,地產板塊繼續向下的空間有限,目前面臨一波估值修復的反彈行情,但高度取決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