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發水又名香波、洗發露,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洗發用品,也是最常用的發用化妝品之一。洗發水(shampoo)這個詞來源于印地語單詞chāmpo,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762年,它本身來自梵文根capayati。洗發水本身起源于莫臥兒帝國的東部地區,作為頭部按摩引入,通常由堿,天然油和香料組成。如今洗發水的種類很多,其配方結構也多種多樣,它是以各種表面活性劑和添加劑復配而成,具有很好的護發和美發效果。
基本信息
香波是英語“Shampoo”一詞的音譯,原意為洗發。洗發水的種類很多,其配方結構也多種多樣,它是以各種表面活性劑和添加劑復配而成,具有很好的護發和美發效果。
歷史發展
國外的洗發水是從20世紀30年代初期開始。在洗發水之前,人們主要以肥皂、香皂、洗衣粉等清洗頭皮和頭發,其后用椰子油皂制成液體香波,但是以皂類為基料的洗發用品有許多缺點,特別是在硬水中,以脂肪酸鉀為原料的皂類在硬水中遇到鈣、鎂離子會形成黏膩的沉淀物,在頭發上留下不易清洗的殘渣;而且用皂類洗頭發后頭發會發黏、沒有光澤、不易梳理。
20世紀40年代初期以月桂醇硫酸鈉為基料制成的液體乳化型洗發水和膏狀乳化型洗發水問世。相比香皂、肥皂,洗發水有幾大優勢:起泡和清潔能力較強,即使在水質較硬的情況下,也能產生豐富的泡沫;易于清洗,不會留下不必要的沉淀物殘渣;較皂類產品更溫和。
我國的洗發水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問世的,洗發水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洗發用品。
配方組成
洗發水有各種各樣的劑型,市售的洗發水主要為液態香波。大多數液態香波有如下結構性成分,其中表面活性劑、穩泡劑、增稠劑、防腐劑和香精是基本成分。其他成分取決于消費者的需要和成本經濟性。
1.主表面活性劑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香波最常用的主表面活性劑,如月桂醇硫酸酯鹽類(A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鹽類(AES)、磺基琥珀酸酯鹽類等。
2.輔助表面活性劑
如氧化胺,烷醇酰胺,咪唑啉等。
3.調理劑

如陽離子瓜爾膠,乳化硅油等。
4.增稠劑和分散穩定劑
如電解質(氯化鈉,氯化銨),水溶性聚合物等。
5.珠光劑:乙二醇(單)雙硬脂酸酯
6.螯合劑:EDTA-Na2、EDTA-Na4
7.酸度調節劑:檸檬酸,乳酸
8.其他:色素,香精,防腐劑,功效原料等。
產品性能
理想的洗發水,應具有如下性能:
1.適度的清潔能力,可除去頭發上的沉積物和頭皮,但又不會過度脫脂而造成頭發干澀;
2.洗發過程中可產生豐富細密且有一定穩定性的泡沫;
3.使用方便,易于清洗;
4.性能溫和,對眼睛和頭皮刺激性低、無毒,可安全使用;
5.干濕梳理性好,有光澤;
6.各種調理劑和添加劑的沉積適度,長期重復使用不造成過度沉積;
7.產品本身及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均具有悅人的香氣。
產品分類
洗發水的種類很多,其配方結構也多種多樣。按形態分類有液狀、膏狀、粉狀等;按作用性能分為普通冼發水、調理洗發水、祛屑止癢洗發水、兒童洗發水以及洗染洗發水。因此,在市場上,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發質選擇不同類型的洗發水,如適用于正常頭發、干性頭發、油性頭發等不同發質的洗發水;或具備去屑、營養等不同性能的產品。
使用方法
清潔前先用梳子將頭發梳理順暢。
將頭發浸入水中,保持合適的水溫,避免損傷頭發。
倒適量洗發水于手掌心,雙手輕揉使其產生泡沫。

用手指將洗發液輕揉進頭發。
待輕揉頭發一段時間后用水徹底清洗頭發。如一次很難洗干凈可重復一次。
用毛巾輕輕擦拭頭發,吹干頭發時勿將吹風機過于靠近頭發。不要搓揉、拉扯或絞擰,因為濕的頭發彈性和強度都比干時弱很多。
注意事項
1.不可洗發過勤、傷害頭發及頭皮,建議一天不可超過2次。
2.一般情況下,4-6天洗頭一次較為合適,每周最合適洗頭次數隨人的體質、生活和工作環境、空氣污染程度及戶外活動的時間進行適當的調節。
3.頭皮皮膚有破損、傷口的部位不建議洗護。
4.易過敏者使用洗發水時可在耳后涂抹一小部分試驗,若產生紅腫瘙癢等不良現象應停止使用,情況嚴重時及時就醫。
挑選技巧
對皮膚無毒性、無刺激性、無微生物污染、不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無異味,或者自然清新令人愉快的氣味;
無色或天然色,質地細膩;
易于貯存,有相對穩定的保存期;
挑選適合自己發質情況的產品如:去屑,保濕,柔順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