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紅石林分布在麻旺鎮和酉酬鎮,是4.7─5.3億年的寒武紀-奧陶紀沉積碳酸鹽巖石,經地殼運動、溶蝕,形成的紅色喀斯特巖溶地貌、絕壁峽谷。地質公園核心區面積47萬多平方米,是全國乃至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發育最奇特的紅色巖溶石輪景觀,以巖溶地貌、峽谷地貌、地層剖面為主,色澤殷紅暗紫,景觀千姿百態。2016年5月1日,紅石林地質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酉陽紅石林:地處重慶市酉陽縣,分布在麻旺鎮和酉酬鎮。
麻旺鎮千畝紅石林:紅石林以巖溶地貌、峽谷地貌、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等為主,形態各異、造型獨特。據正在著手開發這個景區的負責人介紹,已經開挖出來的有600多畝,還有幾百畝沒有進行開挖。
酉酬鎮二千畝紅石林:位于風景如畫的酉水河右岸,起于江西灣村二組貓兒灘(小地名),止于江西灣村四組下拉寨(小地名),全長約2公里。
景點景觀
麻旺鎮紅石林
形成
紅石林巖石形成歷史約有4.5億年,紅石林地域與坐龍溪峽谷一樣同屬地史上所稱的揚子古海,海底沉積了大量混合泥砂的碳酸鹽物質,經地殼運動和侵蝕、溶蝕作用,形成了這片美麗的地質奇觀。
紅石林以巖溶地貌、峽谷地貌、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等為主,形態各異、造型獨特。據正在著手開發這個景區的負責人介紹,現今已經開挖出來的有600多畝,還有幾百畝沒有進行開挖。
地理區位
酉陽紅石林酉陽麻旺鎮加強村希望中學后山大巖腳,從紅石林到酉陽火車站22公里,到酉陽縣城50公里,全程為水泥路面,小轎車可通行,開發完成將成酉陽又一重要旅游景點。紅石林極具研究和觀賞價值。正在積極開發中。
基本調查
酉陽石林帶位于風景如畫的重慶酉水河右岸,起于酉陽江西灣村二組貓兒灘(小地名),止于江西灣村四組下拉寨(小地名),全長約2公里。通過對石林帶的實地踏勘,紅石林帶以巖溶地貌、峽谷地貌、地層剖面為主,色澤殷紅暗紫,景觀千姿百態。
在貓兒灘核心區,面積約2000畝的石林層層疊疊,造型別致,存在著遠古時期海水沖刷的痕跡?;驅訉盈B疊,或嵯峨嶙峋,或巍然高聳。有的如天然石龜,栩栩如生。有的如敦煌壁畫,斑斕輝煌。有一處如天然石灶,只要在灶孔上架起大鍋,就能生火做300人夠吃的飯。奇巖怪石,陡峭險峻,氣勢雄偉,令人震撼陶醉。尤其是下拉寨,整個村寨的24戶人家,全部修建在巨大的紅石林盤上,裸露的石林遍布村寨人家的房前屋后。石林、村寨、梯田和參天的古樹,構成一幅寧靜和諧的“世外桃源”畫卷。絕美的景致,令人震撼,是一處集酉水河風光、龍潭河峽谷、下拉寨土家村寨、森林植被、冰川石臼遺跡于一體的高品位旅游資源。其規模,堪稱國內一絕。
酉酬鎮紅石林
中新網重慶2015年4月29日(邱洪斌蔣青琳)繼重慶酉陽麻旺鎮白竹村發現紅石林后,28日,記者在該縣酉酬鎮江西灣村二組,發現大規模的遠古紅石林帶。裸露的石林,造型獨特,極具地質研究和旅游開發價值。
據了解,石林帶位于風景如畫的酉水河右岸,起于江西灣村二組貓兒灘(小地名),止于江西灣村四組下拉寨(小地名),全長約2公里。通過對石林帶的實地踏勘,紅石林帶以巖溶地貌、峽谷地貌、地層剖面為主,色澤殷紅暗紫,景觀千姿百態。在貓兒灘核心區,面積約2000畝的石林層層疊疊,造型別致,存在著遠古時期海水沖刷的痕跡。尤其是下拉寨,整個村寨的24戶人家,全部修建在巨大的紅石林盤上,裸露的石林遍布村寨人家的房前屋后。
該縣對石林帶進行全方位基礎保護,并啟動石林的旅游開發規劃工作,積極引進有實力的旅游開發企業,待開發完成后,必將成為酉陽又一重要旅游景點。
地理環境
酉陽紅石林地質公園位于酉陽縣麻旺鎮加強村,距酉陽縣城3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