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鞋都”中,一直比較沉默的溫州女鞋開始崛起。日前,溫州鞋革行業協會女鞋分會掛牌成立,一批溫州女鞋企業謀求更大發展,打算建立一個專業平臺,撐起“中國鞋都”半邊天。
溫州女鞋的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就已起步,在2025年后更是迅速崛起。尤其是去年以來,溫州皮鞋廠家再受金融危機打擊,步履緩慢;而價格更低的女鞋乘機“跑步前進”搶占市場份額。去年底,我市評選出巨日、皇家、名典、巨康、卓詩尼、戈美其等核心的領頭女鞋企業為“十大”溫州女鞋領先品牌企業,女鞋產業由此進入一個階段性高峰期。
我市目前已擁有頗具競爭力的女鞋產銷鏈,并且形成了獨特的區域特色優勢。去年,溫州女鞋完成生產總值200多億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上半年溫州女鞋企業日子不怎么好過,但7月份來,隨著秋冬鞋生產季節的到來,溫州女鞋開始回暖,企業開工的狀況比較良好,一些企業開始招工擴大生產能力。
而在上半年的危機中,我市一些女鞋企業隨機應變化危為機,緊抓市場熱點,使企業仍然保持繁忙生產。巨日鞋業在女鞋行業里一直走在前列,他們面對危機嘗試變革,從創新銷售渠道,到聘請形象代言人提升品牌,再從代理批發模式試水專柜專賣,迅速進入各大超市及專業鞋類賣場。
浙江縫葉鳥鞋業公司今年以來在內銷市場上大做文章,上半年產值同比增長20%多。總經理劉小標告訴記者,他們在危機襲來時,調整產品定位,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使產品在國內市場很吃香。目前,該公司在甌海郭溪新購廠房2萬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在逆勢中擴大生產。
“比起廣州和成都的女鞋,溫州女鞋在銷售網絡、成本控制、質量細節、產銷速度等幾個方面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優勢。”女鞋分會會長黃秀曼說,溫州女革鞋現處在生產型階段,走的是批發為主的跑量模式,今后要從生產導向轉向市場導向,提高產品附加值;從產品競爭轉向多要素全方位競爭,制鞋行業是一個低門檻的行當,競爭十分激烈,到最后都歸結到細節的落實上;從單一的產品結構到以鞋、服裝、配件的產品系列化,這也是市場消費的大勢。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對鞋業生產等市場環境帶來沖擊,行業洗牌正在加速,這對溫州女鞋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整合提升的機會。
更多女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女鞋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