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皮革和制鞋的大國,但還不是皮革和制鞋的強國。大國的表現,是企業眾多,數量巨大,但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強國的標志,是品牌領先,技術卓越,同時也擁有話語權。所以,改革開放三十年,盡管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產量和市場份額均居世界各國前列,所以傳統的、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發展,使我們的產業長期處于全球產業鏈的最低端。
所以我們制革方面在世界上做得比較辛苦,我們從業人員比別人多,我們的成本比別人高,我們干得比別人辛苦,可是我們賺取的利潤卻比別人少得多,而且隨時都要面臨世界強國的技術和貿易壁壘。曾經讓美國人引以為榮的通用汽車,在金融危機之中宣告破產重組。
通用的案例,為“粗放型發展”敲響了警鐘。可以說,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已經走到了轉型升級的風口浪尖。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國內外及海峽兩岸皮革制鞋業的精英、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本著與時俱進、創新務實的思想,來保持皮革和制鞋方面的新的課題,必將對打造“綠色環保、生態健康”的新形象,建立“集約發展、內涵跨越”的新模式。為實現全球供應商、制造商、客戶、員工和社會的整個產業鏈的和諧共贏,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環球鞋網)
更多皮革制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皮革制鞋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