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市面上有花生油、調和油、大豆油、橄欖油、葵籽油、玉米油及菜籽油等數種,最近還添了一個新成員———稻米油。以“開啟食用油新時代”為口號的利是稻米油一開始就以優質、高價及絕對健康的理念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用油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新型原料油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應運而生。雖然其攻占市場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但值得肯定的是,這是一場順應潮流的綠色革命。
從2025年10月以來直至2025年初夏,中國國內食用油價格受國際大盤期價影響一路攀升,食用油價格在某些地區已經突破7,000元/噸大關。桶裝大豆油、花生油、玉米坯芽油、菜籽油等在近幾年的平穩市場運行中首度全方位漲價,漲價幅度在6%至11%之間徘徊。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市場消費的差異化日趨明顯,消費者對食用油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各類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原料食用油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這些,都為新型原料油大幅度占領食用油市場提供了無限可能。
現階段各廠家生產的新型原料食用油包括:橄欖油、稻米油、油茶籽油、玉米胚芽油、棕櫚油和葵花油等。這些新型原料油大多富含多種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營養元素。
其中,稻米油在以米食為主的亞洲地區廣泛食用,重視養生哲學的長壽之國日本是最主要的食用國家,而具高度健康意識的歐美各國亦逐漸流行食用。稻米油是從米皮、糊粉層及其胚芽層中通過先進而復雜的工藝,提取出來的優質食用油。目前中稻股份是全國僅有幾家可以做到的生產商之一。
稻米油是唯一擁有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心臟學會推薦的最適合脂肪酸組合(47%單不飽和脂肪酸,33%多不飽和脂肪酸和20%飽和脂肪酸),諸多國內外研究發現食用此比例食用油,可降低壞膽固醇,保留好膽固醇,對心臟健康很有幫助。因此稻米油在美國及日本有“心臟油”(HEarTOil)之美名。
稻米油中含有大量的谷維素、谷甾醇,據日本東京工業試驗所、日本TSUNO谷物食品株式會社、日本醫學會對稻米油的人和動物實驗觀察都表明:稻米油有促進血液正常代謝的作用。美國心臟學會證實:食用稻米油,高血脂者可明顯降低血脂、膽固醇,并能清除自由基。由于稻米油具有比其他一般食用油更高的發煙點(255℃,油開始冒煙即產生變質),為食用油之冠,此外相較于一般食用油,稻米油含天然豐富抗氧化元素如谷維素、維生素E等。這些都是很多傳統植物油所不具備的。新型原料油這一特質,已經突破了傳統油品的使用功能,被人們稱之為“液體黃金”。
不光如此,很多新型原料食用油中還含有鈣、鋅、鎂、鉀、磷等微量元素和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以及水溶性維生素。這些成分都可以有效地增進消化系統功能,改善協調人體內分泌。并能促進人體對鈣質的吸收,特別是對促進兒童骨骼、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增強預防一些老年疾病都有一定的積極效果。
作為食用油的一種延伸和創新,新型原料食用油發揮了它更為突出的特性就是綠色和保健,非常符合當前的消費需求。
在經歷了生產原料價格上揚的影響后,食用油業內生產廠商轉而尋求新的原料進行生產,這本身就是一種規避生產風險的理性做法。
國內大型食用油生產商金龍魚和福臨門,早已先人一步推出了自己的新式食用油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多力生產的橄欖油和葵花油,以小包裝PK大包裝桶裝油為策略,直接進軍上海市場,并在加工工藝上精益求精,產品以低油煙、油質精純、色澤清透為特點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較之國外一些企業不同的是,國內企業生產新型原料食用油還處于發展階段。較之已經形成的多巨頭競爭傳統油類市場的情況,在新型原料油的研發、生產、宣傳和銷售上,眾多企業存在著探索中競爭的脈象。
各企業在新型食用油產品的不同層面上進行著嘗試。例如包裝上,在原來普遍存在的5l桶包裝的基礎上,推出更小包裝的產品或者是瓶裝產品。由于新型食用油價格偏高,這種小包裝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緩解消費群體單位購買的資金壓力,單位容量的減小也更方便于消費者嘗試使用,并且可以捆綁在大包裝產品上利于促銷活動的進行。
另外,在產品訴求上出現細分化趨勢,將各類不同原料的新型油品根據成分的不同,劃分出不同的生產品種,有針對性的讓具有不同消費需求的消費者購買。總之,產品包裝的多元化、產品品類的多元化、產品價格的多元化等等,都將有利于新型原料食用油今后的市場銷售和產業發展。
新型食用油對于油類市場來說還處于一個摸索階段,各類產品尚處于樹立品牌和提高大眾認知度的時期。在價格和單位包裝上還需要做更理性的調整,能真正的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消費層面來協調產品品類,才可以更好的讓大眾接受這一新型產品。
總的來說,新型原料食用油,從普通消費的視角來看,還不是在短時間就能夠接受的新品類。沿襲已久的大豆、菜籽食用油在廣大的消費群體的消費思想中已經根深蒂固。新型原料食用油由于在國內市場成型晚,上市時間不長,加上廣大消費者對于傳統食用油的慣性消費習慣以及對產品的性能在主觀認識上的不足,所以在銷售初期的銷售效果并不理想這是正常的。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對飲食文化尤其考究,特別是食補為國人所青睞。所以,新型原料食用油的市場定位于營養保健,正好契合根深蒂固的傳統飲食文化,也就是食補勝于藥補這一理念。因此,新型原料油引領食用油綠色健康消費新潮流是不可避免的。
從新一輪食用油漲價的風波里我們不難看出,油料作物品種及其種植結構性失衡是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根本隱患。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BCD所控制,即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Dreyfus)。
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中國食用油三大品牌“豐益嘉吉系”的金龍魚100%外資,“中糧系”的福臨門100%國資,魯花51%民營資本(25%豐益,24%中糧)。三大食用油品牌占中國食用油70%以上市場份額,其中“豐益嘉里系”獨占中國食用油近50%市場份額,而“中糧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貿易進口對象仍是美國ADM。
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即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已現實弱化了政府調控能力,這不僅對食用油乃至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直接威脅。
更多食用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食用油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