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大豆在900美分獲得支撐后展開技術性反彈,但屢次在960-970美分的震蕩平臺上沿遇阻回落。盡管其中市場借助短期的利多題材炒作,但最終難以抵擋中長期利空對盤面的持續壓制作用。但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周邊市場的強勢氛圍令美豆價格同樣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大豆整體走勢仍處于漲跌均難的僵持局面。市場正在等待3月31日的美國農業部報告能否給盤面提供明顯的方向性指引信號。
阿根廷罷工短期利多給盤面一定支撐。3月23日開始的阿根廷港口工人罷工,令市場擔心阿根廷未來付運大豆的能力,促使盤面形成反彈。盡管市場預計雙方可能會很快達成協議,但運輸中斷引發市場擔憂。因為阿根廷2025/10年度高達5300萬噸的創紀錄產量將挑戰蓋過運輸、倉儲以及裝運能力。阿根廷港口工人罷工規模如果繼續擴大,將會促使短期內部分大豆需求轉移至美國,或者至少推遲大豆銷售從美國轉移到南美市場的時間。這個短期題材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CBOT大豆的表現。
美國農業部3 月31日的報告不會有顯著的利空效果。周三美國農業部即將公布新季作物種植意向報告及季度庫存報告。盡管分析師預期美豆種植意向溫和上升,但天氣卻可能是未知因素。摩根大通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盡管今年大豆播種面積將增長,一方面冬小麥播種面積大幅回落,另一方面2025年秋季開始的275萬英畝土地保護儲備計劃期滿而能夠繼續種植,但天氣對于大豆種植仍是未知數。因4月份的溫和天氣對于玉米播種面積增加有利,卻是以削減大豆面積為代價。不過總體來看,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會增長。預計季度庫存可能進一步調低,對陳豆合約具備一定的利多推動作用。因此,我們預計3月31日報告后,美豆市場未來一段時間可能維持近強遠弱格局。
量能能否增加是未來行情能否突破性反彈的關鍵。美豆屢次上沖960-970美分阻力帶,均以回落收場。我們認為持倉量能不能跟上是根本性制約因素。因為基本面利空已早為市場所接受,量能能否獲得增長是判斷當前價格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一個關鍵性指標。但是進入2月中旬后,大豆期貨總持倉量出現顯著下降,顯示資金追漲的意愿不強。因此未來一段時間,美豆期貨總持倉量的變化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行情能成功突破960-970美分阻力帶,1000美分上方拓展空間的難度較大。
國內市場難以擺脫供應壓力。3月份以來,國內大豆港口庫存持續在480萬噸之上,同時預計4月份大豆到港仍將有380萬噸。這種供應性壓力更多地將體現在豆粕上。而養殖業需求的疲軟,令國內豆粕現貨提價動能減弱,豆粕期現價差縮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連豆粕的上漲空間。而油脂市場盡管近兩日受國家可能出臺限制部分食用油進口的消息刺激走強,但整體供應過剩局面難改變,價格繼續上行壓力大。
更多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豆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