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世界,全球糧食安全正面臨著重重危機。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全球極端惡劣天氣不斷登場。由于遭遇罕見高溫天氣和持續干旱,小麥出口大國俄羅斯宣布從8月15日起至年底禁止糧食及糧食產品出口。禁令涉及小麥、混合麥、大麥、黑麥、玉米、小麥面粉、小麥和黑麥混合制面粉等。
受各類自然災害影響,今年多國出現糧食歉收甚至絕收。炎熱和干旱天氣造成德國、英國、波蘭、匈牙利和法國北部的小麥產量降低;在中國,由于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災,夏糧7年來首次減產;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區遭遇80年不遇的洪災襲擊,洪水摧毀了幾乎所有村莊和農田,破壞了灌溉系統,造成嚴重食品危機。
氣候變化已成為威脅人類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糧農組織警告,如果全球平均氣溫提高2攝氏度,非洲、亞洲和拉美地區的潛在農業產出將下滑20%到40%。而這些地區正是目前饑餓人口的主要分布區。
許多國家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忽視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是當前世界糧食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一些傳統農業大國,由于忽視糧食生產和儲備,有的已經開始嘗到苦頭。
印度擁有亞洲面積最大的耕地,氣候條件優越,“綠色革命”曾使印度在過去很長時間里糧食自給有余、儲備充足。但近年來由于農業比較收益較低,基礎設施建設和儲備能力建設投入嚴重不足。
農業生產率低下;許多糧食最不安全國家的人口增長率依然居高不下;水資源和地權問題嚴重;洪災和旱災的發生頻率超過長期平均水平;對農業研究和發展的投資遠遠低于專家建議的水平,而且投資目標并非貧困人口最需要的作物——糧農組織這樣歸納當前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
此外,一些人為因素也加重了糧食危機——由于發達國家大力開發生物燃料和國際資本炒作糧食價格,國際糧價從2025年開始一路扶搖直上,許多國家無力滿足國內糧食需求。
2025年上半年,世界糧食均價上漲超過45%,全球糧食儲存跌至1.21億噸的30年最低點,以糧食供應短缺和糧價不斷攀升為特點的糧食危機在全世界凸顯出來。
更多糧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糧食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