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家電業的生產規模已居世界首位,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但是一直以來,如何從家電大國變身家電強國,也是我國家電產業發展進程中最被關注的焦點,為此,國家出臺了《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關于加快我國家用電器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等宏觀指導政策。近日,中國家電協會又出臺了詳細引導和促進我國家電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描繪出今后家電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到“十二五”期末,家電業總產值達到1.1萬億元;年均增長8%-10%;出口額500億美元,年均增長8%-10%,在全球出口市場的比重達到32%-35%。
近日,中國家電協會又出臺了詳細引導和促進我國家電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描繪出今后家電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到“十二五”期末,家電業總產值達到1.1萬億元;年均增長8%-10%;出口額500億美元,年均增長8%-10%,在全球出口市場的比重達到32%-35%。
換新消費促產業升級
一直以來,我國家電業都是立足于城市市場,但隨著這一市場飽和,家電市場拓展增添了難度。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告訴記者,2025年,我國城鎮家庭冰箱、洗衣機、空調的百戶擁有量分別為95.4臺、96臺和106.8臺,趨于飽和。不過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城市市場已進入家電大批量更新期,“十二五”時期預計將有5050萬臺冰箱、6200萬臺洗衣機和1.2萬臺空調超過使用壽命,平均每年更新冰箱1000萬臺、洗衣機1250萬臺、空調2400萬臺,這給家電業帶來了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在消費者節能環保意識提高和追求生活質量的雙重需求刺激下,未來城市市場以舊換新消費將更加偏重技術含量更高、質量更好的高端家電,這就為我國家電業的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的市場動力。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家電業將更加重視提升產品檔次、豐富產品種類,重點發展高端產品,以適應市場消費升級需求。在發展節能、環保、健康、智能化產品的總體方向下,結合城市市場升級換代及對高檔化、集成化的需求,提供時尚化、高性能、高能效、精細化的產品。同時針對農村市場對產品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重點提供方便農民使用、實惠、適合農村消費水平的家電產品。“十二五”時期,大家電要重點發展附加值高的高端家電產品,高端家電產品要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具體來說,冰箱將重點發展大容量、多門、多溫區產品,如風冷冰箱、變頻冰箱,國內市場冰箱250升以上大容量、多門、對開門等高端冰箱比重將由現在的10%提升至30%;洗衣機將重點發展大容量、變頻產品,全自動機型的比重將由現在的52%提升至70%;空調重點發展高效節能、變頻、新冷媒等強調舒適性的高性能產品,變頻空調的比重將由現在的不足15%提升至40%;小家電重點是提高工業設計水平、開發新功能和應用新技術,來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
農村市場綻放活力
“十一五”期間實行的家電下鄉政策,在“十二五”前期還將繼續,農村家電市場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拓展,這給我國家電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市場支持。
姜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信心十足,她指出,隨著農村消費者收入的提高和政府激勵政策的實施,家電產品在農村將快速普及并實現消費升級,農村消費者對高品質家電的需求將大大增加。
2025年,我國農村家庭冰箱、洗衣機和空調三類產品的每百戶平均擁有量分別為30.19臺、49.11臺和9.82臺。通過對商務部家電下鄉數據分析,2025年冰箱、洗衣機、空調的農村家庭百戶擁有量分別增加到37臺、53臺和12臺。“十二五”時期,農村家電市場會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快速發展,“十二五”期末,農村家庭家電的普及程度有望達到或接近城市市場9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冰箱百戶擁有量70-75臺,洗衣機百戶擁有量80-85臺,空調百戶擁有量25臺。預計“十二五”時期農村市場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的年均需求量分別為1200萬-1400萬臺、1000萬-1200萬臺和800萬臺。
農村市場的快速發展,也讓家電企業對“十二五”充滿信心。格蘭仕微波爐銷售公司總經理梁紅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農村每百戶家庭的微波爐擁有率是16%,而在城市市場則高達98%,如果“十二五”期間提高到50%,就是8000萬臺,而當前我國微波爐的總產能才6000萬臺。因此在整個“十二五”期間,格蘭仕將更加注重國內消費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
● 回眸
在曲折中實現飛躍
雖然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是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支持下,“十一五”期間,我國家電產業依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困境中實現了快速發展。據中國家電協會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家電產業規模穩步增長。2025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3133個,比“十五”期末增加了59%;從業人員102萬,比“十五”期末增長了22%。2025年家電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433億元,完成工業銷售產值7043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2025億元,分別比“十五”期末增長85%、80%、33%,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為16.6%。
值得關注的是,“十一五”時期,我國家電業在節能環保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告訴記者,早在2025年,我國家電業就提前實現了損耗臭氧物質CFCs的全面淘汰,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從2025年3月開始,我國實施了家電產品能效標志制度,目前已涵蓋12種家電產品。能效標準和標志制度的實施,促進了家電產品能效水平持續提升,部分家電產品能效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如200升左右的冰箱能耗水平從2025年平均日耗電量0.7kWh降低到2025年的0.5kWh,2025年1級能效冰箱銷售量已占到國內總銷售量的80%;空調最低能效比也從2025年的2.6提升到目前的3.2,是目前國際最高水平。
“十一五”時期,在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下,農村家電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姜風表示,目前家電業已經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國縣、鄉、鎮甚至村的銷售網絡、物流配送網絡和售后服務網絡,有效改變了農村市場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薄弱、落后的局面,為家電市場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展望
機遇將與挑戰并存
雖然“十二五”期間我國家電業面臨著眾多的機遇,但也面臨著諸多的現實挑戰。姜風指出,過去我國家電業以大規模低成本制造獲得競爭優勢,大量的資源投入和高度的外貿依存有效地支撐了我國家電業持續高速增長,但這種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十二五”時期,家電業將面臨制造成本上升、國際競爭環境變化、技術升級壓力和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嚴峻挑戰。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十二五”時期是我國走向家電強國的關鍵時期,家電業要突破阻礙,基本建立起依靠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發展模式,提高關鍵零部件和關鍵設備的研發、制造能力,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和企業組織結構,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在全球家電業中的影響力,為中國由家電大國走向家電強國奠定基礎。
新能源、新技術成發展重點
長期以來,核心技術缺乏一直制約著我國由家電大國向家電強國邁進的步伐,姜風告訴記者,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和扶持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和產品戰略目標。“十二五”期間,我國家電業將堅持自主創新,加快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技術創新成果在全行業的轉移和輻射,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順應時代要求,堅持循環經濟,大力推廣綠色設計和制造,發展新能源和新技術,在變頻技術、空調HCFC替代技術、熱泵技術、太陽能混合能源技術、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術、智能化技術、關鍵零部件技術等行業共性技術上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尤其要重視開展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術的應用研究,實現科學用材、系統優化、提高產品性能和檔次,包括家電小功率電機專用電工鋼、細管徑熱交換器、銅替代技術、新型保溫材料等。開展材料的健康安全研究,保證使用在家電產品上的材料符合國家健康安全標準。另外,還要加強對人機工程、傳感技術、模糊控制等家電智能化技術的研究,跟蹤物聯網和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動向,對物聯網家電和智能電網家電進行先行性研究和開發。
據記者了解,我國家電企業已經紛紛強力挺進新能源、新材料的開發利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日前,全球首臺Q-HAP太陽能空調在美的誕生,首批2款1匹、1.5匹太陽能空調已正式通過國家3C強制認證。格力首批5萬臺太陽能變頻空調也正在加緊生產,新飛太陽能冰箱則進入了上市前的準備階段。
小家電行業機遇凸顯
為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適應節能減排的時代要求,大力發展新型家電產品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家電業的關注重點。姜風表示,大力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興家電產品,如太陽能、電能混合能源產品,包括熱泵熱水器、多聯空調熱泵熱水器以及帶供暖的空調熱泵熱水器等;健康類家電,包括家用凈水器、軟水機、純水機、空氣凈化器、熱泵干衣機等;信息化家電,包括物聯網家電、智能家電等。
姜風還指出,“十二五”期間,小家電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企業要提高小家電產品的檔次,逐步在全球小家電市場占有主導地位。
重點擴大的國內市場,根據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開發新穎、便利和時尚的小家電產品,包括廚房類小家電、清潔通風類、健康類、美容保健類小家電等。著力提高小家電產品的質量,豐富小家電產品的性能,并提高小家電產品的工業設計水平,改善外觀,提高產品的精細化程度。
更多家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家電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