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牙鲆俗名有很多,常見的有比目魚、左口魚等,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的重要經濟魚類。褐牙鲆的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經濟價值較高,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魚類。左口魚產地主要分布在中國、朝鮮、本和俄羅斯遠東沿岸海區。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褐牙鲆的特點及產地等相關內容吧。
一、褐牙鲆是什么魚
褐牙鲆,學名Paralichthys olivaceus,別名有比目魚、扁口魚、高眼、平目、左口、偏口魚、牙鰨、花瓶、比目魚、牙片、地魚、沙地、牙鮮、相魚等。褐牙鲆是牙鲆科、牙鲆屬魚類。褐牙鲆的特點是體長達800毫米以上,呈橢圓形,側扁,背腹緣凸度相似。頭高較頭長略大,背緣斜,微凸,腹緣在下頜后端呈鈍角形,前方斜直。吻短三角形,側扁,眼位頭左側。背鰭始于上眼稍前方的吻右側,臀鰭始于胸鰭基下方,形似背鰭。腹鰭基短,喉位,后5鰭條分枝;左腹鰭位低,第2-3鰭條最長,伸達臀鰭前端;右腹鰭位略后、較高。

二、左口魚產地在哪里

左口魚,也被稱為鰈魚、褐牙鲆、比目魚,其產地分布廣泛。褐牙鲆分布于中國、朝鮮半島、本及俄羅斯庫頁島等海區,在中國自珠江口到鴨綠江口外附近海域均產,以黃渤海最習見;在臺灣產于西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它是冷溫性底層魚類,棲息于水深20~50米,底質為泥沙底的大陸架水域,具潛砂習性,越冬場在水深大于50米的外海。屬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左口魚特別適于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于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而其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這種獨特的生理結構使得它們能夠很好地融入周圍環境,進行捕食和躲避天敵。
總的來說,左口魚的產地涵蓋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域,其中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是其主要的分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