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半島位于海南東線高速G98興隆/神州半島高速路口3公里,距海南興隆華僑旅游區10公里。神州半島終年在綠林的籠罩之下,波光濤影映襯,環境潔冰,空氣清新。遠觀半島全貌,除牛標嶺以外,一片銀白。這里有美麗的海灣、潔白松軟的沙灘曲折悠長,伸向遠方的港門港口。目前島上已發現泉眼八處。神州半島最奇的還是千奇百怪的石頭。離海岸幾十米遠的石島,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公雞石、釣魚石、觀魚石、烏龜石等等,隨著潮漲潮落,變化萬千。神州半島海灣碧波映照,輪廓柔和宜人,沙白灘闊,加之奇巖怪石的點綴,景色格外迷人。
基本介紹
神州半島的南面,由東至西排列著5個美麗的海灣,東渥灣、沁寧灣、圓石灣、金沙灣、樂濤灣。東渥灣形如半月,背靠如黛青山,如雪沙灘依山傍海,是一個天然漁場;沁寧灣海岸線綿長,沙灘寬闊,灣深水沃,漁汛之時,成千漁船聚此圍捕,加拿大的四季酒店就坐落于此;圓石灣的海濱是渥子嶺,以石為主,幾百米長陡峭石壁彎成刀狀將刃部伸入大海,蔚藍的海水翻著巨浪撲向刀刃,卷起千堆雪花;金沙灣水清沙平,沙岸綿延1公里多長,為天然海水浴場,現在為神州高爾夫球會的球場;樂濤灣與州仔島合擁一方海水,水深浪平,老爺海之水在此灣入海,此灣既是天然良港、漁場,神州半島又是一個踏水戲浪的理想所在。

神州半島初看平淡無奇,細品風光無限。僅從地貌上看,島上6座大小山嶺起伏跌宕,各有來頭。牛廟嶺、石門嶺、鳳嶺、渥仔嶺、馬鞍嶺、南榮嶺分別是6座山嶺的名字。
海灣里,有離海岸百米步左右,形似三角形的,面積約300平方米的石島,全由大石疊成,漲潮時漂在海中,潮退后又與陸地相連,象一尊威嚴的勇士塑像,于驚濤駭浪中絲毫不動。這里的巖石千姿百態,天生地設的又奇又巧。有一巨石,高數丈,形狀似公雞,頭向大海,大有雄雞報曉之姿勢,人們取名公雞石。在公雞石周圍,有烏龜石、釣魚石等形狀各異的巖石。
景點景觀
神州半島的海景秀柔,山景神奇壯觀。牛標嶺是半島上較大的山脈,海撥820多米,象一條巨龍盤旋在半島上。《萬州志》記載“此嶺形如覆釜,為儒學案山的劉知州改為龍標嶺”。
皇帝殿
牛標嶺峰巔有個名為“皇帝殿”的巨石,相傳遙遠的古代,神州半島海域海盜橫行,民不聊生,牛標嶺下一位年方五歲的神人,登石揮扇,掀起滔天巨浪沉覆了海寇船隊,被當地百姓尊稱皇帝,他登上的巨石被命名“皇帝殿”。皇帝殿是嶺半腰一組自下而上,逐級排列直至嶺顛的巨碩巖石,頂巔之處,高數丈,寬約40多平方米,宏偉碩大,面平如席。如今在大石上仍留下一巨型腳印,相傳是當年五歲皇帝登石揮扇時過于用力蹬踏所致。
站在皇帝殿上放眼遠眺,陸地群山起伏,層巒疊嶂;大海煙波浩渺,天水蒼茫;漁村綠樹紅瓦,炊煙裊裊。1991年香港作家王業隆先生登上皇帝殿,即興題詩“牛標嶺上謁皇鑾,如畫江山眼底藏,一扇功成狂寇滅,永留腳跡在人間。”
龍頭石
牛標嶺的南端有一塊伸向大海的巨石,名叫龍頭石,石中有洞。洞口兩邊豎立兩柱石峰,象兩扇大門,高達百丈,石壁高聳,似刀削明崖。下插海底,上接云天,人不能上。崖上常有大鷹來回翱翔,時而棲息石頂,鷹嘯聲數百米可聞。石頂上還有成群的金絲鳥盤空翔游,嘰嘰喳喳唱個不停,一派鷹嘯燕舞的詩情畫意。浪停之時,海水便退出洞口,浪擊大石,響聲如隆隆炮聲,又如火車開動的有節奏隆鳴。
鳳嶺
離牛標嶺不遠有一山名為鳳嶺。傳說以前,一對鳳鳥棲息在島上孵蛋,蛋被一條黑蛇吃了,鳳鳥同黑蛇生死博斗,斗得天昏地暗,不分勝負。后來震動了天上的玉帝,玉帝派雷電兩將下凡,擊死黑蛇,并把黑蛇變成龍保港,鳳鳥后來化為鳳嶺。
鳳嶺上有一處叫屋子嶺的小山頭,海撥不足百米,但石徑回曲,怪石崢嶸。一登嶺便可見龍王洞,進入石洞,沿著地下通道,左盤石旋,便到海灘水面,漲潮時還可以看到龍蝦戲水。洞的上層有戲臺石,石成方形,寬約200多平方米,面如席,可容納三四百人,是賞海、垂釣的好地方。嶺上還有形似宰相頭冠的宰相石、頂天立地狀若旗桿的旗桿石,以及大印石、長劍石、洗腳石等象形石。
廣楠樹
距屋子嶺300米遠有馬鞍嶺,嶺上的一棵廣楠樹,終年長青,人們說是馬鞭子,宰相乘馬所用。也有的說是關云長用的馬鞭,因為馬鞍嶺對面小港的海邊村,有一座供祀關公的廟。據老人說,這株廣楠樹已砍伐兩次,但不久又重新長出一棵,最后一次砍伐是在“文革”中,砍后仍新長出一株,如今廣楠樹高五米,葉似檳榔,干象油棕,多少年來強臺風襲擊,周圍的樹木有的腰折,有連根撥起,唯有這株廣楠樹挺立無損,被當地人尊為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