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圣元奶粉重金推出新一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瞄準線上市場,號稱奶源選自新西蘭天然草場,擁有“新西蘭原裝進口”的標簽。然而,沒多久,該品牌的奶粉就被曝光質量存疑,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圣元奶粉的問題
在消費者反映下,經中國質檢總局賽默飛世(上海)儀器請求,北京市監局對圣元奶粉與小紅帽奶粉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圣元奶粉產品中存在過氧化值、以及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嚴重影響市場信任度。
背后的問題是什么
奶粉存在質量問題不是一兩個品牌出了問題那么簡單,而是一個整體的問題。我國奶粉行業之所以產生如此之多的負面新聞,重要原因是行業管理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目前在我國,奶粉行業標準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企業獨立責任意識還不夠強烈,監管機構對于奶粉行業的監管力度也還不到位。
企業獨立責任意識不夠強烈
在奶企產品推廣期間,大多數企業會選擇采用推銷話術,這些話術包裝得很美好,而實際上卻隱藏了許多問題。一些廠家在廣告中夸大了產品的功效,有些甚至宣稱產品可替代母乳,這就是虛假宣傳。除此之外,企業在生產和調試環節的投入不夠,致使產品的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監管機構監管力度不到位
監管機構對奶粉行業的監管力度不夠嚴格也是一個關鍵因素。作為一種重要的食品,奶粉行業的標準管理制度應得到高度重視。但目前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市場監管力度也有限。奶粉行業監管存在的問題包括監管機構抽檢不夠嚴格、抽樣數量不足和抽樣深度不夠等。
改善的解決方案
行業要建立標準管理制度并加強監管力度,企業應加大投入,重視產品質量,并具備接受監管的意識。同時,消費者在購買奶粉時應選擇品質可靠的品牌,避免因為貪圖便宜,選擇質量不佳、不合格的產品。
總之,在這起圣元奶粉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奶粉行業的不成熟和不完善之處。整個行業需要通過完善標準規范,強化企業控制品質的責任心,加強監管力度等措施來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