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陵是“中國酥梨之鄉”,酥梨種植面積20余萬畝,年產酥梨5億多斤。寧陵萬畝梨園生態風景區是集生態游、休閑游、農業綜合開發為一體的景區,占地4萬余畝,栽植于清道光年間。景區其中有一棵百年老梨樹,高4.2米,胸圍2.2米,樹冠覆蓋周長20米,年可以結果350公斤。景區每年舉辦兩次活動,一次是春季約3-4月的梨花節,一次是秋季(9月左右)的采摘節。
基本介紹
東風夜放花千樹,俏在叢深一笑中。置身于梨園春景,這里是一片冰清玉潔的世界,萬畝一望無際的玉樹銀花,成群的蜂蝶勾畫出一道絕美的畫卷。幽深的梨花芳香,新鮮的泥土氣息,沁人心肺,使人如癡如醉,仿佛到了亦真亦幻的人間仙境。若是在金秋時節,金黃色的酥梨掛滿枝頭,果實累累,又是一派豐收的景象。

歷史沿革
相傳,這百年老梨園栽植于清道光年間,咸豐七年(1857年)捻軍駐扎商丘,清軍將領劉廷棟率眾前往勒馬集堵截,后轉戰寧陵石橋夏莊,就在此梨園內激戰。其中有一棵百年老梨樹,枝繁葉茂,蒼勁有力,詮釋了歷史的滄桑。這棵樹高4.2米,胸圍2.2米,樹冠覆蓋周長20米,年可以結果350公斤。1958年,就是這棵老梨樹上的果實被敬獻給毛主席,得到了國家許多領導人的好評。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廳以主席的口氣回復了一封信,稱贊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品質上乘,酥脆可口。后來,這封信由于縣檔案館失火,不慎丟失。'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游人們瞭望萬畝梨園美景,在這株百年梨樹下合影、留念,以求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