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有毒?如何健康的吃味精:說味精有毒,味精表示比竇娥還冤。味精是一種食用安全的物質,除兩歲以內嬰幼兒和孕婦產婦的食品之外,基本都可以添加于各種食品當中。它
說味精有毒,味精表示比竇娥還冤。味精是一種食用安全的物質,除兩歲以內嬰幼兒和孕婦產婦的食品之外,基本都可以添加于各種食品當中。它的安全性體現在三方面:一:味精不
說味精有毒,味精表示比竇娥還冤。味精是一種食用安全的物質,除兩歲以內嬰幼兒和孕婦產婦的食品之外,基本都可以添加于各種食品當中。它的安全性體現在三方面:
一:味精不是化工合成產品
味精是以大米、玉米等糧食為原料,經過發酵、提純得到的,是一種天然食品,并不是化工合成的。
二:味精的主成分對人體無害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可以讓食物味道更鮮美的谷氨酸鈉,谷氨酸鈉經胃酸消化變成谷氨酸和鈉被人體吸收,其中,谷氨酸是構成人體蛋白質的主要氨基酸,是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三:味精加熱不易產生有害物

當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在高溫狀態下會失水,變成焦谷氨酸鈉,此時不僅鮮味減退,還有輕微的毒性,對人體會產生不良影響,而這個焦谷氨酸鈉,就是流傳中所謂的致癌物質。
不過,即便焦谷氨酸鈉對人體有害,但目前沒有研究證明其危害大到致癌,況且在普通的烹飪過程中,食物加熱的溫度一般達不到谷氨酸鈉分解成焦谷氨酸鈉的高度。因此,相對來說,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雞精比味精更健康?想太多,雞精其實也是味精
自從有了味精致癌論后,很多人開始用雞精代替味精,覺得它比味精更健康。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谷氨酸鈉),且占總成分的40%,再添加了一些別的成分調出的“雞味兒”,它鮮度是味精的1.5~2倍,成分比味精復雜,所含的營養更全面一些,并不一定比味精更健康。
健康吃味精的打開方式
味精是安全的調味品,它能讓食物變得更鮮美,在日常烹飪中,根據自己的口味適量加一點,完全沒問題。但是,味精要吃得健康要講求正確方法。
1、出鍋時才放味精
谷氨酸鈉在高溫時會轉變成焦谷氨酸鈉,不僅失去鮮味還危害身體。因此,烹調時不要加入味精后長時間燜煮,或者爆炒,應在菜肴快出鍋時加入。
2、控制好味精用量
大家都知道鹽不能多吃,味精等鮮味劑也是同一個道理,味精含有鈉離子。如果攝入過多味精,容易引發頭暈、貪睡、肌肉痙攣等癥狀,還會帶來肥胖和高血壓等疾病。所以,做菜時,還是盡量少放點味精。一般來說,加入味精的量大約是菜的0.5%左右。
3、太酸太堿的菜不加味精
通常PH 值在5.5-8.0時,味精鮮味最濃,而PH值小于4時,鮮味較弱,大于8時則會形成二鈉鹽,鮮味就不存在了,因此過酸過堿都會影響鮮味,不宜放味精是用。
4、高湯菜肴不必加味精
用高湯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由于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菜肴口味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