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生鮮品牌,小農菜場已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8月21日消息,生鮮品牌“小農菜場”獲得500萬元天使融資,此次融資的將用于上游供應鏈體系的搭建以及蘇杭地區的門店的擴張,而此次
8月21日消息,生鮮品牌“小農菜場”獲得500萬元天使融資,此次融資的將用于上游供應鏈體系的搭建以及蘇杭地區的門店的擴張,而此次的融資由同程眾創啟程金禾基金500萬天使輪
8月21日消息,生鮮品牌“小農菜場”獲得500萬元天使融資,此次融資的將用于上游供應鏈體系的搭建以及蘇杭地區的門店的擴張,而此次的融資由同程眾創啟程金禾基金500萬天使輪融資。
小農菜場是一家生鮮品牌,成立于2009年,以實體店為主要經營模式,目前有11家店,800-1000個SKU。針對二三線城市有較強消費能力、要求生活質量的家庭。

就消費類的B2C項目而言,消費場景各有不同,無論線上還是大型商超市,均有品類分布,但用戶獲取往往需要付出較高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于是總有一部分產品是用戶想要線下及時獲取的,生鮮就是如此。店鋪選址基本都在社區內,針對社區居民。同時,為了增加小農菜場在小區內的復購率和消費者粘性,小農菜場還推出了會員制度,辦理會員卡可享受9.5折優惠。魯均表示,目前所有單店都已盈利。同程眾創總經理婁德明說,投資小農菜場的原因之一,就是對小農菜場主打社區場景的認可。
除此之外,小農菜場還推出了“生鮮+餐飲”的模式,比例為4:1,即四家小農菜場附近開一家餐飲店,依舊是社區場景,品類以夜宵和快餐為主。這種模式本身解決了菜場的損耗問題,同時吃飯和剪發是用戶的放松時間,在體驗小農產品的基礎上更易于接受宣傳,有助于形成好的口碑,增加小農菜場的銷售。
談及未來是否會進入一線城市,魯均表示了否認,他認為一線城市投入成本高,競爭激烈,更重要的是市場已經趨近飽和,相對來說,二三線城市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下一步,小農擬在蘇州、杭州等地繼續增加店面,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