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大名茶名單如下:六安瓜片、祁門紅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霍山黃芽、屯溪綠茶、桐城小花、涌溪火青、岳西翠蘭、涇縣特尖,下面請看榜單詳細內容。
1: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是漢族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產于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每年清明谷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查看詳細
2: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唐稱"廬州六安茶",中華傳統歷史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簡稱瓜片、片茶,為名茶;明始稱"六安瓜片",為上品、極品茶;清為朝廷貢茶。六安瓜片,為綠茶特種茶類。"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由單片生葉制成。去芽不僅保持單片形體,且無青草味;梗在制作過程中已木質化,剔除后,可確保茶味濃而不苦,香而不澀。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內采摘,采摘時取二、三葉,求"壯"不求"嫩"查看詳細
3: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茶葉原料選用當地的中葉、中生種茶樹“櫧葉種”制作,是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其中,祁門紅茶中的禮茶,細嫩整齊,有很多的嫩毫和毫尖,色澤潤;香氣與滋味:香氣高醇,有鮮甜清快的嫩香味,形成獨有的“祁紅”風格;水色:紅艷明亮;葉底:絕大部分是嫩芽葉,色鮮艷,整齊美觀。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查看詳細
4:
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產于安徽省霍山縣大化坪鎮、太陽鄉金竹坪、為中國名茶之一。該茶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據農業部茶葉質量檢測中心檢測顯示,霍山黃芽的香氣成分共有46種之多,同時還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具有降脂減肥、護齒明目、改善腸胃、增強免疫力等功效。2006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霍山黃芽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查看詳細
5: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屬于綠茶類尖茶,產于安徽太平縣(現改為黃山市黃山區)一帶。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茶葉中所含的化學成分達500多種,具有抗菌、抑菌作用、減肥作用、防齲齒、抑制癌細胞等功效。猴魁茶界普遍認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2004年,太平猴魁在國際茶博會上獲得"綠茶茶王"稱號。查看詳細
6:
屯溪綠茶
屯溪綠茶簡稱“屯綠”,又稱“眉茶”,屬綠茶類,集中產地在黃山腳下休寧、歙縣、寧國、績溪四縣,以及祁門里的東鄉等地,為中國名茶、安徽有名的茶葉之一。屯綠以大類區分有炒青、烘青兩種,其珍品有:特珍、珍眉、貢熙、秀眉、針眉等,均香氣馥郁,滋味醇厚,飲后令人神馳心怡。查看詳細
7: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產于涇縣榔橋鎮涌溪村的珠茶,曾屬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起源于明朝,產于安徽省涇縣城東70公里涌溪山的楓坑、盤坑、石井坑灣頭山一帶。涌溪火青在清代已是貢品。外形獨特美觀,顆粒細嫩重實,色澤墨綠瑩潤,銀毫密披。沖泡形似蘭花舒展,湯色杏黃明亮,清香馥郁,味濃甘爽,并有特殊清香。可沖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名茶。其具有明目清心,止渴解暑、利尿解毒、提神消膩之功效。查看詳細
8:
涇縣特尖
涇縣特尖屬于綠茶,具有色澤翠綠、勻潤顯毫、嫩香持久、高爽馥郁、滋味鮮醇等品質特征,是安徽省烘青綠茶中的一個特有品種,其產量最為集中,質量也屬上乘的要首推涇縣所產的尖茶。涇縣特尖級別劃分為提魁、特級尖茶和一至六級十二等的一般尖茶,其中涇縣特尖(提魁),于1985年被評為優質茶,1986年被評為中國名茶。查看詳細
9:
岳西翠蘭
岳西翠蘭是一種傳統名茶,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云霧茶,新創名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產于安徽省皖西大別山腹地安慶市岳西縣境內的二十多個鄉鎮。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云霧彌漫。"岳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查看詳細

10:
桐城小花茶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的特色茶葉,外形蘭花形、較直、較勻齊、嫩綠稍帶翠;湯色淺嫩綠、清澈明亮;香氣清鮮、花香顯;滋味清鮮、甘和;葉底嫩較勻、花朵、嫩綠明亮。桐城小花茶維生素C含量為290mg/100g,鋅含量為84.7mg/kg,茶多酚含量為18.6%,游離氨基酸為4.4%,兒茶素含量為13.95%。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