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0年的發展,印度軟件業成為印度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全球軟件市場占有重要位置,特別是在服務外包方面。但是外包的生命線掌握在海外主顧手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包大單日益減少,印度軟件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突破瓶頸,印度軟件公司加強自主研發力度,期待通過自主品牌生產實現轉型。
據印度軟件巨頭之一印孚瑟斯技術有限公司近期發布的上一財年第四季度財務報告,該公司純利潤只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遠低于市場預期。本財年該公司的收入增長預期也下調為6%—10%,遠低于印度全國軟件和服務業公司協會所定下的行業增長目標。一家名為“信息服務集團”的市場分析機構近期稱,2013年第一季度,印度外包服務增速在下降,外包技術合同的總價值下降了30%。畢馬威分析師古馬爾·帕拉卡拉說,印度的軟件業需要面對經濟不確定性這一現實,這種不確定性還將持續1到2年,印度軟件公司必須準備接受小單,不能再指望從買方手中獲得長期的合同承諾。
印度軟件外包的實質是勞務輸出,主要依賴海外市場。美國和英國市場占到印度軟件海外市場的比例超過70%,歐洲大陸所占的份額也超過10%。這兩大市場一“感冒”,印度軟件業就會馬上“打噴嚏”。印度全國軟件和服務業公司協會副主席尼維薩卡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海外市場的萎縮是印度軟件業近期所面臨的最主要外部風險。
長期以來,印度國內市場不旺一直是印度軟件業的制約。印度軟件業在國內市場的收入最近兩年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了零增長的尷尬局面。印度雖然有花園式的軟件園區,但這些園區大多屬“孤島”。印度制造業不僅普遍規模不大,技術也比較落后,有“信息化需求”的企業數目非常有限,無法完全消化過剩的軟件產能。
外包成就了印度軟件業的輝煌,但也成為印度軟件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印度幾大軟件巨頭都是依托外包而崛起,但現在也都需要轉變發展模式。有分析認為,印度軟件業目前最重要的功課是,盡快摘掉“外包專業戶”的帽子,努力向價值鏈高端進軍,以自主創新的形象立于全球軟件業之林。
為了突破瓶頸,印度今年推出雄心勃勃的計劃。印度全國軟件和服務業公司協會在其公布的《2020發展計劃》中提出,印度軟件業市場到2020的營收額將達到2013年的5倍左右,該協會此前預計印度軟件產業2013年營收約為22億美元。為了讓印度軟件業成為世界同行當中的佼佼者,印度全國軟件和服務業公司協會還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名為“2013—2015產品委員會”,該委員會的任務便是監管整個印度軟件行業的發展。
分析認為,要創建一個軟件品牌是一項繁復浩大的工作,并非“開發流程+英文優勢”的印度軟件發展模式就能簡單塑造的。這也是很多印度軟件公司面臨的發展難題。

網站中華調研網提供部分免費報告內容,欲先人一步掌握最新通用軟件產業調研報告請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