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大癥結制約2013國內廢鋼行業發展分析:縱觀全年鋼鐵行業來看,我國鋼鐵工業在高產能、高成本、低效益的困境中運行,2013年全國廢鋼需求量呈現緩慢增長態勢。 據中國
縱觀全年鋼鐵行業來看,我國鋼鐵工業在高產能、高成本、低效益的困境中運行,2013年全國廢鋼需求量呈現緩慢增長態勢。
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煉鋼消耗廢鋼累計達到4340萬噸,比去年同期多消耗140萬噸,同比增長約3.3%,增幅甚微。其中,鋼企回收1950萬噸,占消耗總量的45%;社會采購2260萬噸,占消耗總量的52%,上半年國內廢鋼占了消耗總量的97%,再加上廢鋼單耗的下降,全年廢鋼需求難有大幅增長。
癥結一
利用成本高 鋼企依賴度低
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自2001年以來,廢鋼單耗與入爐非鋼比均成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為企業使用廢鋼鐵的成本遠高于使用生鐵的成本,轉爐煉鋼廠盡量采用少吃廢鋼、多吃鐵水和生鐵的冶煉工藝,不少企業除使用廠內回收的廢鋼外,基本上不外購廢鋼。近年來隨著鋼鐵行業不景氣,鋼廠微利甚至是虧損狀態,再加上廢鋼采購困難,質量參差不齊,鋼廠也就更加不依賴廢鋼了。
另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煉鋼綜合噸鋼廢鋼單耗為111.3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6.1公斤/噸鋼。其中,轉爐煉鋼廢鋼單耗60.3公斤/噸鋼,電爐煉鋼廢鋼單耗542.9公斤/噸鋼,同比分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爐廢鋼比由2001年的22.7%下降到了2012年的11.7%,企業吃廢鋼比重持續減小。

癥結二
鋼企微利經營 成本壓力大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為113億元,但銷售利潤率僅為0.41%,仍處于工業行業中的最低水平,鋼鐵主業仍然徘徊在虧損邊緣。據“對標挖潛”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噸鋼材平均虧損8.86元。其中鐵礦石價格的易漲難跌,快漲慢跌是盈利低位的主要原因。
1~9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7295.47億元,同比增長2.43%;實現利稅694.82億元,同比增長45.10%;實現利潤總額112.7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累計虧損29戶,同比減少9戶,虧損面達到33.72%;累計虧損額為117.34億元,同比減虧57.19%;銷售利潤率為0.41%,同比提高0.6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全行業銷售利潤升至0.41%,與上半年僅僅0.13%的平均銷售利潤相比,幅度提高不少,但是我網分析認為,重點鋼企9月非鋼業務投資收益增加所占比重較大,并非主業鋼鐵整體轉好。
在鋼企微利甚至虧損經營的狀況下,成本壓力迫使鋼企從生產源頭入手,少用廢鋼、多采鐵水,在短時間內鋼鐵行業難以翻轉的當下,廢鋼需求仍會維持低位。
癥結三
價格低迷 貿易商熱情銳減
自2011年以來,廢鋼價格走勢整體呈下滑態勢,2013年全年精爐料高點2730元/噸,低點2100元/噸,均價2420元/噸左右,震蕩幅度630元/噸。截至5月底,較比2012年底廢鋼價格噸鋼跌幅在11.4%左右。
具體來看,1~6月份國內廢鋼平均累計降幅400元/噸左右,各別區域價格創新低。隨著今年七八月份淡季鋼鐵行業逆勢增長,廢鋼采購價格出現拉漲,但傳統旺季“金九銀十”政策和需求預期雙雙落空、產能產量增加,鋼材價格迅速進入下跌通道,9月后廢鋼價格延續下跌走勢。
據卓創資訊調查發現,廢鋼貿易商較大的江浙地區,13年貿易商減少10%~30%左右,甚至比例更大,其中江蘇一大戶表示,目前公司采購量較比前幾年有明顯收縮。資金流開始涌出廢鋼鐵,轉入其他行業。
明年展望
需求仍會增長 但空間不大
卓創資訊預估2013全年粗鋼產量在7.8億噸左右,2014年全年粗鋼產量有望達到8.2億噸左右,根據年復合增長率預測2013年我國廢鋼需求量在8800萬噸左右,結合近10年來廢鋼粗鋼占比最低值2013年的11.28%推算,2014年我國廢鋼需求量在9200萬噸以上,較2013年增量在400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