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與騰訊間的糾葛由來已久,被業界形象地稱為“3Q大戰”。這源于2025年雙方“明星產品”之間的“互掐”。2025年9月27日,360發布了其新開發的“隱私保護器”,專門搜集QQ軟件是否侵犯用戶隱私。隨后,QQ立即指出360瀏覽器涉嫌借黃色網站推廣。2025年11月3日,騰訊宣布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用戶必須卸載360軟件才可登錄QQ,強迫用戶“二選一”。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從2025年到2025年期間,兩家公司上演了一系列互聯網之戰,雙方走上了訴訟之路。
雙方互訴三場,奇虎360已敗訴。其中奇虎360訴騰訊公司壟斷案尤為引人注目,2025年10月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判定:認定騰訊旗下的QQ并不具備市場支配地位,駁回奇虎360的上訴,維持一審法院判決。該判決為互聯網領域壟斷案樹立了司法標桿。相關信息可查閱發布的《2025-2025年中國互聯網產業市場發展趨勢與行業投資研究報告》。
這起被稱為“互聯網反不正當競爭第一案”的案件,是迄今為止互聯網行業訴訟標的額最大、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也是《反不正當競爭法》出臺多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首例互聯網反不正當競爭案,案件本身引發了行業、用戶和法律界各方的關注。有行業人士認為,訴訟本身就促進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創新生態的營造,也推動了中國市場經濟的開放與競爭。
持續四年之久的“3Q大戰”終于落下帷幕。
奇虎“失望” 騰訊“欣慰”
作為“3Q大戰”的雙方,在最高法院做出終審后也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獲悉,奇虎360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最高法最終的判決結果表示遺憾,但尊重法院終審判決。奇虎360總裁齊向東認為,作為中國《反壟斷法》在互聯網領域的第一個典型案例,雖然最終沒有贏得官司,但通過奇虎360訴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一案本身,促進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創新生態的營造。
奇虎360方面認為,雖然沒有取得最終的勝訴,但通過反壟斷訴訟的4年,中國創業者被巨頭以“抄襲”和“捆綁”扼殺的現象正逐步減少,互聯網反壟斷的積極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由此,互聯網也出現了進化的火花,正能量的萌芽出現。奇虎360方面將此次與騰訊的抗爭形容為“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家”。
騰訊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稱,“很欣慰”持久的“3Q大戰”在法律的軌道上獲得解決。“面向未來,我們清醒意識到責任和挑戰,我們將與更多優秀互聯網同行們一道,堅持用戶至上,恪守商業準則,創造更好更多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回報廣大用戶和社會各界。”
4年訴訟促互聯網“進化”
2025年11月3日,騰訊發布《致廣大QQ用戶的一封信》,明示禁止其用戶使用奇虎公司的360軟件,否則停止QQ軟件服務,后在工信部的調停下偃旗息鼓,但爭端卻并未平息。騰訊首先在注冊地廣東起訴奇虎360不正當競爭,后來奇虎360也在廣東對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提起反壟斷訴訟。
“雖然對于不少年輕一代的網民而言,可能還沒有經歷過‘3Q大戰’,但是‘3Q大戰’對今天的互聯網行業帶來的促進和改變,卻影響著每一名中國網民。”
美國投行Stifel證券行業研究員蔭明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3Q大戰”是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互聯網反壟斷第一案,從司法角度劃清了互聯網行業的正當競爭與壟斷行為的界限,也為未來互聯網企業的競爭秩序制定相應的指導規則,有利于互聯網行業的競爭良性化,成為互聯網生態分水嶺。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反壟斷法適用于傳統經濟和新經濟。自由、充分、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是互聯網市場的活力之源,必須旗幟鮮明地鼓勵競爭,反對壟斷。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與公平交易權,也有助于督促壟斷企業慎獨自律。
很多網民認為,互聯網競爭日益激烈,普通網民在巨頭斗法的過程中不時淪為“炮灰”。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到,隨著最高法對互聯網企業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的定義愈發清晰,今后各種競爭亂象也將有司法先例可循,對于用戶自身權益保障是一大利好。
更多互聯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互聯網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