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的突圍: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路徑與挑戰:過去幾年受到高度重視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2025年又迎來新的定調。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
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2025年,這一領域再次迎來政策加碼,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并將整治“內卷式”競爭首次納入工作部署。在這一背景下,光伏等制造業領域面臨的同質化競爭問題尤為突出,如何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市場壁壘、優化資源配置成為關鍵議題。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歷經多年持續推進的結果。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并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2025年進一步細化了建設標準,明確了公平競爭審查的行政法規和地方保護治理的具體措施。到了2025年,政策力度再升級: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即將出臺,重點領域公平競爭合規指引也在抓緊制定。
在具體實施層面,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將圍繞“六統一”展開,即統一的市場基礎制度、統一的市場監管執法、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統一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制度、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以及統一的治理能力。這些措施旨在消除地方壁壘,促進資源高效配置。
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內卷式”競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光伏產業為例,全國范圍內多地將新能源汽車、鋰動力電池和光伏產品作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導致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車企數量從2025年的450多家銳減至2025年的40多家,碳酸鋰價格年度跌幅超過25%,儲能系統價格更是接近腰斬。
這種現象的根源在于中等技術陷阱:部分企業因技術差距被迫參與低層次競爭,而率先突破的企業則逐步形成差異化優勢。這不僅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也阻礙了整體產業鏈的優化升級。
要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目標,就必須直面并解決“內卷式”競爭帶來的挑戰。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加大基礎科研投入,支持企業突破中等技術陷阱,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2. 優化區域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3. 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反壟斷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秩序,為優質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4. 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促進技術、資本與人才的有效整合。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不僅是一次體制機制的深刻變革,更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優化資源配置效率,這一政策將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特別是在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望終結“內卷式”競爭格局,推動行業邁向更高水平的發展階段。
總之,在政策加碼與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正在進入快車道。這不僅是對既有問題的有效回應,更是對未來發展機遇的戰略布局。通過各方協同努力,一個更加開放、高效、有序的全國大市場必將加速到來。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