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訊,在全球能源結構變革與"雙碳"目標驅動下,廣東省綠電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和制造業強省,廣東通過完善綠電交易機制、擴大新能源供給,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的同時,正推動形成以綠色電力為紐帶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一、綠電需求激增 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2025年廣東綠電零售交易數據顯示,全省年度綠電消費需求預計突破100億千瓦時。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制造、互聯網及服務業等十大行業成為消費主力,合計占總交易量的75%。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憑借其高附加值特性,在綠電采購中表現尤為活躍,推動形成"制造業+清潔能源"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二、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成本優勢助力低碳轉型
截至2025年底,廣東累計完成綠電交易電量超120億千瓦時。隨著市場機制完善,綠色環境屬性交易價格已降至8.8厘/千瓦時的歷史低位,為企業降低用能成本提供有力支撐。這種價格優勢正吸引更多企業將綠電采購納入長期戰略規劃。
三、新能源裝機迅猛增長 構建多元供應體系
截至2025年2月,廣東省新能源總裝機容量達6655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30%。其中海上風電裝機規模1222萬千瓦居全國首位,分布式光伏突破2932萬千瓦大關。這一跨越式發展既保障了綠電穩定供應,也為后續交易市場擴容奠定堅實基礎。
四、產業聯動效應凸顯 形成綠色經濟鏈條
在630余家參與2025年綠電交易的企業中,電子科技、數據通信企業通過大規模采購行為,直接帶動上游新能源發電設備制造、儲能技術研發及智能電網建設等關聯產業發展。這種產業鏈協同效應正在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加速構建涵蓋生產消費服務的完整綠色生態。
五、溯源認證體系完善 助力外貿綠色發展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創新推出的綠電溯源存證系統,累計為112家企業出具641份溯源報告。該機制通過提供標準化綠色用電證明,有效滿足出口企業應對國際碳足跡核查需求,助力"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贏得更強綠色競爭力。
總結展望
從交易規模到產業聯動,廣東綠電市場正釋放多重發展紅利:既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綠色動能,又加速新能源技術商業化應用。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推進,預計未來三年廣東省內綠電消費需求將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在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這一進程不僅重塑著能源消費結構,更在深層次上重構著現代產業的底層邏輯與價值鏈條。

更多綠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綠電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