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來,醫藥板塊有重新走強跡象,市場防御情緒上升和醫療改革的有序推進是醫藥板塊走強的重要因素。
首先,市場防御情緒上升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雖然國家宏觀政策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措詞方面有所不同,同時有收縮流動性的意思。其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樓市、有色金屬、鋼鐵等原材料的囤貨炒作行為,不利于宏觀經濟的復蘇,以及金融系統的資產安全性。
盡管有宏觀經濟回暖的基礎,但更多投資者愿意將本輪行情定義為流動性驅動行情,銀行信貸的爆發式增長是推動行情的關鍵因素之一。正因為如此,信貸的收縮在很大程度改變了行情發展的格局,經濟復蘇的預期也變得不夠明朗,從而使得市場防御情緒不斷上升。近期有消息表示,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紛紛布局醫藥公司,也體現了這一點。
其次,醫改有序推進的大方向不改。8月衛生部聯合其他九部委,發布了《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暫行)》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25版),新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新醫改政策核心五項工作之一,這意味著眾盼已久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正式開始實施。
最后,從行業角度來看,醫改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投資者可以圍繞這一主線把握投資機會。總體來看,醫改推動的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與及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普藥、普通醫療器械、醫藥流通業來說,都將是一次重新占有更高市場份額的良好機會。以醫藥流通業為例,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推進,未來醫院將更多地采取集中招標、采購的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加速醫藥流通業的集中。事實上,美國市場化主導醫療模式,僅5年時間前三大企業的集中度由30%上升70%。日本醫療政府主導,6年時間前三大企業的市場份額由30%上升至71%。目前,我國前三大醫藥流通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到30%,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在醫療改革等因素催化下,小部分醫藥流通企業將可能出現迅速成長為行業的巨無霸。
更多醫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醫藥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