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做好秋冬種工作,明確了扶持秋冬種生產的政策措施。近日,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對這些政策措施進行了解讀。
擴大良種補貼規模
春耕之前兌付到位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說,對小麥的良種補貼繼續覆蓋所有種植區域。小麥良種補貼為種一畝補一畝,標準為每畝10元。補貼方式由省(區、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在長江流域10省(市)及河南、陜西部分地區繼續實施油菜良種補貼,標準為每畝10元。同時,擴大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規模,補貼用于原種生產、一級二級種薯擴繁,每畝分別補貼500元、100元。
良種補貼資金一般采取年初預撥的方式下撥各地,在春耕前兌付到農民手中,確保資金及時足額發放。
增農機具購置補貼
擴大補貼機具種類
目前補貼機具品種有12大類38小類的128個品目。補貼標準是全國總體上執行30%的補貼比例,血疫防區“以機代牛”和汶川地震重災區縣補貼比例為50%;單機補貼額最高不超過5萬元,根據實際需要,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等機具補貼限額為12萬元。
下一步將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規模,適當擴大補貼機具種類范圍,進一步完善實施辦法,嚴格規范操作,加強監督檢查。
繼續實行糧食直補
增加深松作業補貼
2025年將繼續實行糧食直補政策。補貼資金原則上要求發放到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補貼采取年初預撥的方式,通過“一卡通”或“一折通”在春耕前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
進一步做好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補貼工作。2025年平均每畝糧食中央補貼47元。從明年開始,補貼資金兌付采取當年補上年的辦法,在春耕前將補貼落實到戶,具體補貼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決定。
啟動實施保護性耕作工程建設。2025年,國家還將在農資綜合補貼政策中,增加深松作業補貼的內容,調動農民深松作業的積極性。另外,還將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
建設現代技術體系
支持基層農技推廣
2025年,農業、財政部門將繼續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繼續支持開展高產創建活動。2025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建設了2600個糧棉油高產創建示范片,覆蓋全國1700個縣。2025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對高產創建活動的支持力度,對技術推廣、專業化服務等給予補助。繼續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2025年國家安排專項資金,在770個縣進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2025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補助資金,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工作。
更多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