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發展模式往往伴隨著逆境而生。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出口制造業受到百年不遇的沖擊,而更甚者,在“中國女鞋之都”成都,其鞋業更遭受到了俄羅斯“灰色清關”的雙重打擊,損失巨大。為應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變化,成都鞋業決定抱團取暖。日前,50余家成都實力鞋企就在廣州集結,欲利用廣州這一國內最大的對外貿易窗口,爭食全球鞋業訂單。
據介紹,過度依賴北京、新疆等傳統邊貿口岸的中間商渠道是成都鞋企幾十年來的發展模式,導致企業長期、嚴重缺乏自有穩定客戶資源,銷售渠道亟需拓展。因此,成都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破除了行業壁壘。
其中一項“三位一體”的運營模式,即本土建基地、沿海建窗口、海外建終端,正是通過在廣州打造成都鞋業出口通道而實現。日前,這一平臺——成都鞋城項目已開始試業。
據了解,成都鞋城位于廣州鞋業集散地流花商圈內,共分兩期建成,一期5000平方米已聚集了成都50多家實力企業?!拔覀兪菄鴥仁准覐膬鹊卮蛉霃V州的鞋業市場?!迸碥姳硎?,將通過突出“成都專營,工廠直銷”特色吸引全球客商。而實際上,廣州同樣也是國內最主要的鞋產品生產基地和采購地,且銷售市場更國際化。對于如何分食廣州已較為成熟的市場份額,彭軍認為,兩地產品具有差異化,成都只產女鞋,且以靴子為主。而廣州則綜合性強,以單鞋為主。此外,成都鞋在價格方面也具有優勢。
廣州市越秀區皮革鞋業商會會長朱偉文也表示,成都鞋企集體進軍廣州并不會對本土鞋企造成太大影響。反而由于兩地差異化明顯,將使廣州鞋業對外貿易集散地的市場地位更加鞏固,品類更加完善。
更多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鞋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