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宣布自2025年11月20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2.8分錢。化工行業屬于高耗能產業,特別是氯堿、電石、黃磷、硅粉等行業,電力成本比重較大。此次電價平均漲幅為0.028元/千瓦時,對應黃磷、電石法PVC和硅粉行業成本上漲3.21%、3.1%和4.2%。
電價上漲,預計將提高電石法PVC成本約186元/噸。目前東北亞乙烯成交均價1010美元,對應國內乙烯法PVC生產成本仍比電石法PVC成本高550元/噸。考慮電價調整帶來成本增加,電石法PVC仍然具有成本優勢。上市公司中,英力特現有火力發電能力27億度,外購電的比例不超過10%,電石也能夠完全滿足生產需要。電價調整基本不影響公司成本,將受益于電石法PVC價格上漲,一體化優勢得到充分顯現。
相關上市公司中,興發集團與澄星股份的電力均有部分自給。興發集團非公開增發完成后,電力自給率將由50%提高到70%。澄星股份黃磷60%自給,電力可以完全滿足。由于西南地區進入枯水期,部分地區政府補助政策取消及限電措施影響,黃磷企業開工率不足,供給不足,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電價上漲后,興發集團和澄星股份將受益于產品價格上漲,其中興發集團受益程度更高。
電價上漲硅粉成本相應上升420元/噸,有機硅中間體成本將因此上漲210元/噸,漲幅約1%。成本上漲對有機硅中間體行業略有不利影響,主要影響公司為藍星新材、新安股份化工行業下游目前仍處于逐漸復蘇過程中,部分產品仍面臨供大于求的局面,成本傳導能力較弱。電價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必然需要行業內消化部分壓力,因此對化工行業整體不利。但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中,部分一體化程度較高,尤其是配套有發電裝置的公司,有望從本輪電價調整中受益。根據我們分析,受益程度較大的是英力特、興發集團和澄星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