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10月LED液晶電視剛剛開始放量增長時,帕勒咨詢機構資深董事羅清啟就曾撰文指出:LED液晶將削弱國產平板的競爭力,如今不幸一語成讖。
LED加速度
為了扭轉在LED液晶時代的被動局面,包括創維、TCL、清華同方在內的國產巨頭都開始加入到LED產業鏈的投資中來,5月12日,記者從TCL集團獲悉,在與臺灣中強光電在LED背光模組領域建立合資公司后,TCL又與友達光電建立了惠州雙王光電,該公司主要生產LED背光模組。
與此同時,清華同方宣布其在沈陽投資建設的規劃設計產能為200萬臺的4條LED背光源液晶顯示模組生產線,現已完成調試工作,逐步進入批量化生產階段。
作為國產平板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創維和海信也是在LED產業布局最早的企業,除了海信自主開發的LED背光模組得到電子信息產業基金扶持外,創維的LED背光模組2025年的出貨量已經基本自足,這將使國產彩電企業對LED液晶產業鏈的控制率從此前的30%提高到70%.
“LED液晶替代CCFL液晶的速度有些出人意料,這讓本來在這一領域缺乏提前布局的企業有些措手不及。”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如是表示。
在LED液晶快速上升的情況下,很多彩電廠商從4月開始對傳統的CCFL液晶電視進行降價清貨,或者將其向三四級市場轉移。此外,由于受到家電下鄉彩電產品價格上限大幅提高的影響,部分LED液晶也加入到家電下鄉的范圍中來。
本土化布局
正是看到了外資平板,以及創維、海信等國產企業在LED產業鏈的優勢,在LED產業鏈布局稍晚的國產平板巨頭加入到彌補上游短板的行列中來,這與兩年前國產彩電巨頭集體進軍液晶模組,和去年9月開始國內出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資熱頗為相似。
記者了解到,TCL集團雖然之前在LED封裝領域與韓國大韓電光成立了TCL萊德電光科技公司,但是在LED液晶直接相關的背光模組領域其布局稍晚,雖然與中強光電合資成立了背光模組公司,但是這家公司的產品依然以CCFL背光為主。
TCL集團有關人士表示,“液晶替代CRT至少用了6年時間,而LED替代CCFL的速度顯然超出了我們的預料,看起來不用3年。”
為了彌補在LED背光領域的短板,從2025年初TCL就開始加大在LED背光研發領域的力度,而4月29日更是與友達簽署了合作協議,其從友達采購的液晶面板將全部送到雙方合資的雙王光電來加工成LED背光模組,而從三星、夏普等采購的面板則依然由其與中強光電的合資公司來加工。
與此同時,海信在加大投資對其LED背光模組生產線進行擴產,而康佳則剛剛收購了深圳一家民營LED封裝工廠,清華同方也著手布局完整的LED產業鏈。
除了已經投產的沈陽LED背光模組基地外,還將出資5億元成立全資的同方(南通)半導體有限公司,從事LED背光源模組及LED照明產品的生產開發業務,該項目投產后清華同方的LED電視產能將得到大幅度擴充,有效地緩解產能瓶頸。
按照清華同方有關人士的說法,清華同方已經錯過了LCD時代,如今希望在LED液晶領域的超前布局能夠帶動其平板電視的規模上量。
更多平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平板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