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9日10時,隨著俄羅斯總理普京在阿穆爾州斯科沃羅季諾市開啟中俄原油管道進油閥門,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境內段正式投產進油。普京表示,俄產原油將于今年內通過該管道運抵中國。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昨日在其網站上發布了這一消息。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出席了上述開啟儀式。
“不是簡單地提供能源”
普京當天在中俄原油輸送管道啟動儀式上說,關于建設中俄石油管道的想法產生于6年前,雖然實現這個想法并不容易,會遇到很多問題,但雙方當時就相信,所有問題都會解決。
他表示,當俄羅斯開始分散戰略性原材料的銷售對象之際,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項目。中俄石油管道的開通“不是簡單地向中國提供能源”。中國企業參與了俄羅斯上游資源的開采,俄羅斯企業也與中國的煉廠和銷售企業開展合作。因此,這是俄中加強能源多層面合作的項目。
有報道稱,中俄今年將簽署與該管道有關的首份石油供應協議。此外,中俄雙方還在就允許中國企業參與俄羅斯伊爾庫次克和薩哈林地區的石油生產進行談判。
普京指出,中俄原油管道可以幫助俄羅斯實現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主要集中在歐洲,每年有1.2億到1.3億噸俄羅斯原油輸往歐洲,對亞太地區的原油出口數量不多。隨著這條管道的通油,俄羅斯通過東部管道系統可以每年向太平洋港口輸送3000萬噸原油,未來還可逐步增加到5000萬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祝昉昨日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中國來說,每年3000萬噸甚至5000萬噸的進口數量相當大。如果按5000萬噸計算,占去年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四分之一。
中國段9月底完工
中俄油管項目,可謂一波三折。中石油內部一位參與了談判的高層人士曾經評價說,中俄原油管線是一塊硬骨頭,從來沒有哪一個能源項目像這個一樣,經歷了這么多的曲折和反復。
俄羅斯石油資源豐富,雖然不是歐佩克成員國,但卻是歐佩克成員國之外原油輸出最多的國家。早在2025年,時任俄羅斯總理卡西亞諾夫就宣布,將修建從俄東西伯利亞的安加爾斯克至中國大慶的輸油管道(即“安大線”),可隨后,由于俄方一直在“安大線”方案與日方提出的“安納線”(安加爾斯克到納霍德卡)方案間舉棋不定,“安大線”計劃擱淺。
去年,俄羅斯以未來石油交付作為交換條件,從中方獲得一筆250億美元的貸款。此筆交易使中國有資格在從2025年起的20年期間,每天進口30萬桶俄羅斯原油。與此同時,“東西伯利亞-太平洋”原油管道中國支線啟動協議也在當月簽署。
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國支線,即中俄石油管道,起自俄遠東斯科沃羅季諾原油分輸站,經中國黑龍江和內蒙古的13個市縣區,止于大慶站。
管道全長約1000公里,其中俄羅斯境內72公里,中國境內約930公里,計劃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2025年4月27日,該管道俄羅斯境內段開工;同年5月18日,中國境內段開工建設。
中俄原油管道中國段計劃于2025年9月底完成工程建設,11月開始原油充填和試運行。
來源:證券之星
更多管道原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管道原油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