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從人均消費量來看,2025年我國人均消費茶飲料僅為1.5公斤。如果與日本人均飲用量20~30公斤相比,我國茶飲料市場還有幾十倍的增長空間,即使按人均10公斤的茶飲料消費量,我國茶飲料的市場容量至少為1300萬噸。而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茶飲料的銷售量僅為300萬噸。
“茶飲料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遠未能達到可樂市場那樣高的品牌忠誠度,產品的口味和風味是市場的賣點。對于新進入者而言,只要找準市場賣點,以差異性的策略進入,抓住目標消費群體的心理,取得市場成功的機會很大。”對于為什么大力進軍茶飲料市場,健力寶集團總裁張海如是說。
商家搶茶飲料市場不易
據AC尼爾森調查顯示,2025~2025年度華南茶飲料市場康師傅占有率為58.1%,統一為18.1%,可口可樂為4.1%,娃哈哈僅為1.4%。毫無疑問,康師傅占據茶飲料霸主地位,統一為市場滲透率增長第二的品牌。
康師傅認為,目前要切入茶飲料市場并不容易。廣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崇波指出,要做好茶飲料,口味很重要,口味一定要滿足消費者需求,冰紅茶、冰綠茶市場通過兩三年的發展,在消費者心中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概念,新品牌要想介入難度較大。但蔡崇波同時表示,進入的企業越多,市場就會越做越大,康師傅會以平常心看待競爭對手。
據了解,本次國家標準的制訂方基本由國內的軟飲料巨頭組成,健力寶、康師傅、統一、娃哈哈皆在其列,而國外的軟飲料巨頭都沒有參與其中。對此,參與制定標準的健力寶集團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嚴偉榮認為,之所以跨國軟飲料巨頭在中國被排斥在主流茶飲料市場之外,其根本在于碰上了文化天花板。正如可樂是美國文化的符號,茶也是中國文化的符號。
今年圈地是絕佳時機
據可靠消息透露,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技術委員會正在向茶飲料的主要企業廣泛征集意見,到5月份草案可能會出來。大約到明年3月份,茶飲料的國家標準將會正式出臺。因此,在談到眾巨頭紛紛發力茶飲料市場的真實動因時,業內人士更愿意把茶飲料的突然提速認為是國家標準出臺的前奏。
對企業而言,在標準出臺之前,正是其蓄勢待發的一年。而一旦標準出臺,由于大量中小型企業不合標準而被清理出局將會造成行業大洗牌,這將在未來一兩年內為市場留下巨大的真空地帶。
“所以,如果今年不在茶飲料上痛下苦功,就會錯過未來跑馬圈地的絕佳時機。”一位專家是這樣解釋今年茶飲料火爆的內在動因,“除此之外,如果誰能成為標準的制訂者,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更多茶飲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茶飲料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