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乳制品連續漲價_乳企加大對進口奶源依賴:國產乳業和進口乳業到底是什么關系?國產乳嚴重依靠進口奶源,特別是原產奶方面,更是大量采用進口奶,但是,這也造成了對中國民族乳業的
國產乳業和進口乳業到底是什么關系?國產乳嚴重依靠進口奶源,特別是原產奶方面,更是大量采用進口奶,但是,這也造成了對中國民族乳業的嚴重沖擊。據最新數據顯示,近期國際奶價呈下行趨勢,但國內生鮮乳卻連續多月價格上漲。受此影響,原本就緊缺的國內原料奶在與進口產品的競爭中將更處于劣勢,從而也將加大乳企對國外奶源的依賴。短期內,可能有利于乳企拓展奶源,但長期看,可能使中國乳業原料失去市場話語權。
一升一降價差明顯
根據獲悉的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上,進口全脂奶粉春節前售價4.3萬-4.5萬元/噸,春節后售價4.1萬-4.2萬元/噸,降幅5.68%。總體來看,近期國際奶價呈下行趨勢。
與之對應鮮明的是,國內生鮮乳價格卻持續上漲。有業內人士透露,從去年6月以來,國內生鮮乳價格從月平均價格3.2元/公斤,上漲至目前月平均價格4.2元/公斤,部分地區甚至達到4.8元/公斤。而該價格已經大幅超過新西蘭、荷蘭等乳業發達國家。
國內原奶生產成本高企
對于進口奶粉降價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節后市場需求下降,同時特保優惠關稅也讓出一部分利潤空間。
對于造成我國生鮮乳價格連續上漲的原因,則是因為“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我國大型乳品生產企業紛紛直接投資建設特大型的“萬頭奶牛牧場”,以提高牛奶質量的可控性。然而,由于一些特大型牧場的奶牛數量規模已經逼近當代世界畜牧技術的極限,由此造成了生產管理、畜群防疫、生態控制等各項成本越來越高,推動我國奶價不斷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各種社會資源紛紛向萬頭牧場傾斜,近年來,大批散戶奶農開始退出奶牛養殖業,造成了牛奶產量缺口。”馬瑩說。

加大對外奶源依賴度
看到國內外原料奶的價差,部分乳企也表達了海外尋找奶源的意愿,不僅以國外奶源作為原材料,甚至直接在海外投資設廠。“目前蒙牛規模化、集約化牧場占比已達94%以上,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目標是2025年實現奶源100%牧場化,為此蒙牛計劃投入約30億-35億元用于奶源建設,未來蒙牛不排除與更多優質奶源合作。”蒙牛方面對此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外,光明乳業也曾宣布擬以每股3.15新元認購新西蘭奶粉生產與加工制造商Synlait Milk Limited公司股份。無獨有偶,圣元也與法國索迪亞集團簽署協議,斥資7億元在法國西北部新建奶粉加工廠,生產嬰兒配方奶粉和相關原料加工等。
據業內分析師預測,2025年,我國乳制品消費總量中的14.3%需要依靠進口,到2025年,進口率將上升到34.5%。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企業均有逐利心態,穩住市場、降低成本是企業提升利潤水平的關鍵。若持續使用國內生鮮乳,只能推高終端價格;若使用進口全脂乳粉,則可以降低成本,并且還能在產量上有保障,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所以在進口原料奶價格下跌而國內生鮮乳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企業會最大程度地使用進口奶源。
想了解更多乳制品行業相關報告請閱讀的《2025-2025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調查及趨勢預測報告》。
更多乳制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乳制品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