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糖月餅起源于朔州右玉一代,口味上面分為普通口味和清真口味。混糖月餅做法簡單,把玫瑰、青紅絲、核桃仁、花生仁、葡萄干、芝麻作為餅餡切碎,和到面團里,然后做成餅狀進行烘焙,制作成餅。混糖月餅以當地盛產的純胡麻油為料出名,制餅的時候會適當放油,保證烤出來的濕而不膩,具有酥而不散、久放不餿的特點,是每年八月十五受歡迎的地方特色月餅,是中國北方中西部受歡迎、最普遍的中秋月餅。
混糖月餅基本介紹
混糖月餅流行于山西,內蒙,河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中國北方中西部一帶的漢族和各民族智慧結晶的月餅小吃。也是每年八月十五受歡迎的地方特色月餅,它的存在更是由于當地的人文水土,氣候環境,比起廣式月餅,上海月餅,更有傳承的意義和文化脈絡的延續。為千年以來中國文化的傳承留下了重要的一筆和寶貴的財富。其制作方法符合北方人豪爽,豪放,粗獷的性格,成為中國北方中西部受歡迎最普遍的中秋月餅。
混糖月餅制作方法
用料:面粉、紅糖、白糖、胡麻油、雞蛋、泡打粉、食用油。
做法:
1、準備紅糖、白糖、清水,都倒在鍋里攪拌一下,開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只要是糖融化即可。準備面粉、泡打粉攪拌一下,打上3個雞蛋攪拌均勻,再加上胡麻油、糖水攪拌均勻,攪拌成絮狀,下手揉成面團,蓋上一層保鮮膜,醒發30分鐘。
2、把面團取出來,先揉搓一會,把面團的表面揉光滑,再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把每個劑子揉圓按扁,再用搟面杖搟平整一點,這樣生胚就做好了。
3、在烤盤里鋪上一層油紙,把生胚擺放進去,用筷子在中間戳一下,刷上一層油,放進預熱好的烤箱中,上火190度,下火175度烤10分鐘,然后取出來,趁熱刷上一層油,再烤15分鐘,時間到取出來,晾涼就可以開吃了。
小貼士:
1、和面的時候,在面粉中加上泡打粉,再用雞蛋液、胡麻油和糖水和面,這樣揉出來的面團,顏色有點深。
2、把面團揉光滑,分成小劑子,把每個劑子揉圓按扁,刷上一層油,這是月餅酥脆最重要的一步,喜歡吃白芝麻的話,撒上點白芝麻,放在烤箱烤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