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臨床分類法:鼻咽癌臨床分類法根據1994年國際抗癌協會惡性腫瘤TNM分類標準,TNM臨床分類如下。
鼻咽解剖部位和亞部位:
①后上壁:硬軟腭連接水平至顱底;
②側壁:包括咽隱窩;

③下壁:由軟腭的上表面組成。注:后鼻孔緣(包括鼻中隔后緣)屬鼻腔部分。 T—原發腫瘤;TX—原發腫瘤不能確定;T0—無原發腫瘤之證據;Tis—原位瘤。T1—腫瘤局限在鼻咽部一個亞解剖區域;T2—腫瘤侵犯一個以上鼻咽亞解剖的部位;T3—腫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T4—腫瘤侵犯顱底和(或)顱神經。Nx—區域淋巴結不能確定;N0—無區域淋巴結轉移;N1—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等于或小于3cm;N2—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大于3cm,不超過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沒有一個超過6cm;或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徑沒有一個大于6cm;N2a—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大于3cm,不超過6cm;N2b—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沒有一個大于6cm;N2c—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徑沒有一個大于6cm;N3淋巴結轉移最大徑大于6cm。中線淋巴結視為同側淋巴結。Mx—遠處轉移的存在不能確定;M0—無遠處轉移;M1—有遠處轉移。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T0N1M0;
Ⅲ期T3N0M3T3N1M0T-30N2M0;
Ⅳ期T4N0M0T4N1M0T4 N2 M0,T-40 N3M0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