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鮑,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南日鎮海域特產,采用南日島自己培育的苗種,因其生長水質清新、氣候適宜,味道鮮美獨特,以南日出產的新鮮海帶、紫菜作為餌料,接近天生的綠色食品而飲譽天下,一枝獨秀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南日鮑魚是南日海域特產,采用南日島自己培育的苗種,味道鮮美獨特,色彩鮮明,殼孔有3~5個,并且殼孔周圍有上突起,附有獨特藤壺,以南日出產的新鮮海帶、紫菜、龍須菜作為餌料,鮑魚體肥殼艷,鮑肉細嫩,味道鮮美獨特,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物質,煮熟后鮑肉不會明顯收縮。
品質特點
南日鮑魚是南日海域特產,采用南日島自己培育的苗種,味道鮮美獨特,色彩鮮明,殼孔有3~5個,并且殼孔周圍有上突起,附有獨特藤壺,以南日出產的新鮮海帶、紫菜、龍須菜作為餌料,鮑魚體肥殼艷,鮑肉細嫩,味道鮮美獨特,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物質,煮熟后鮑肉不會明顯收縮,接近天生的綠色食品而飲譽天下。

鮑魚古稱“腹魚”,又有“鏡面魚、九孔螺、明目魚”等別名。鮑魚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十分豐富。鮑肉含蛋白質40%,肝醣33.7%,脂肪0.9%,并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鮑魚屬于低膽固醇的食品,不易造成人體膽固醇的上升,維生素E含量豐富,是預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食品。鮑殼還可作為中藥“石決明”使用。
產地環境
南日鮑產于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大島——南日島,南日島有“鮑魚島”之稱,這里水質清新、水溫適中,鮑魚適合生長的水溫是攝氏10~28度,南日島的海域水溫合適;除此之外,這里水流急,沒有工業污染,各項指標都非常適合養鮑魚。南日島原來是海帶、紫菜的重要產地,豐富優質的海帶、紫菜資源為鮑魚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飼料。
生產情況
南日島并非鮑魚的原始產區,20世紀90年代前當地很多老百姓根本都沒見過鮑魚,有人甚至還把鮑魚形象地稱為“牛眼睛”。1998年,村民魏九富從大連引進了5萬多個鮑魚苗在南日島養殖,引起不小的轟動。魏九富帶頭進了鮑魚苗,一養就成功了。于是島上不少原來養的漁民都紛紛改養鮑魚。
南日島本來以海帶、紫菜養殖為主,魏九富發財后的短短三年時間,南日島30%的漁民都養上了鮑魚,養殖面積一下子擴大到80畝海域。2003年,大連鮑魚苗培育場技術員林河春用當地的皺紋盤鮑魚為母本,以日本盤鮑魚為父本,雜交出本地的鮑魚苗。這種苗因為整個繁殖過程都在島上進行,成活率高,并省去了高額的運費,很快就吸引了養殖戶前來購買。鮑魚苗賣得快了,林河春的提成就高了;2006年,他所在的育苗場一年就賣出價值500萬元的鮑魚苗,他的提成也非常可觀,差不多五六十萬元。高提成很快吸引更多的技術人員前來南日島育苗,短短的兩年時間,南日島的鮑魚育場就達到三十多家。如今養殖戶們不再需要到外地進苗,養殖的規模也進一步擴大。由于南日島的養殖環境非常適合鮑魚的生長,2007年9月,南日島的鮑魚獲得“國家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正式批準,在市場上更受歡迎了。2007年全島共賣出3000多萬個鮑魚,收入達到5億多元,占南日鎮經濟收入的60%,島上不少漁民因為養鮑魚都變成百萬富翁。僅僅10年時間,南日島就從過去一個不養殖鮑魚的小島發展成鮑魚、鮑魚餌料一條龍養殖的島嶼,與鮑魚有關的產業,2007年產值達到8億元。[2] 2009年,由南日鮑協會申請注冊的“南日鮑NAN RI ABALONE及圖”商標日前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成功,南日海域海上浮筏式網箱養殖發展到鳥嶼、東頭嶼、浮嶼、沃仔里、西羅盤、線嶼六大基地,存養南日鮑2.3億只,鮑魚養殖網箱達1.88萬箱,是中國最大的淺海浮筏式網箱養鮑基地,產值近10億人民幣,占全中國的三分之一,南日島已成為中國鮑魚的主要產地之一。

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殼形完整,呈稍扁卵圓形,殼頂較為突起,殼面有不規則的環狀皺褶,呼吸孔3至5個;殼色呈墨綠色、綠色、褐色或這幾種顏色相間,肉質呈淡黃色;附著物少,活力強;軟體部肥滿,不能完全被殼體所包蓋。
2、理化指標:天冬氨酸≥12.5g/kg,谷氨酸≥19.2g/kg,蛋白質(以干計)≥60%,脂肪在0.2%至0.8%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