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紫荊山公園-平涼市莊浪紫荊山公園景區介紹:紫荊山甘肅省莊浪縣紫荊山,平地突兀于莊浪縣城之中,因山陰遍植紫荊樹而得名。紫荊山寺觀,始為儒、釋、道三家活動場所,在1700多年
紫荊山甘肅省莊浪縣紫荊山,平地突兀于莊浪縣城之中,因山陰遍植紫荊樹而得名。紫荊山寺觀,始為儒、釋、道三家活動場所,在1700多年的歷史中,歷代不斷修葺增建,成為隴上頗負盛名的道觀寺院、北宋慶歷三年,劉滬將軍收復水洛城,曾住紫荊山玉虛宮、修廟建塔。清乾隆十年,靜寧州牧王火亙設義學于山,后稱“道南書院”。建國初,尚存三院五殿、兩樓一閣,洞、寺、宮、祠四處,鐵塔兩座,鐵鐘一口,歷代雕塑壁畫甚多。明、清之際,隴上名士趙時春、孫慶伯等留下了大量詩詞,鉻碑刻石,縱情吟詠紫荊山的秀美雄奇。
紫荊山公園是國家AA級旅游景點,平地突兀于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城,因山陰遍植紫荊花而得名。公園集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是儒、釋、道三家活動的主要場所,游覽總面積1.5萬平方米。

紫荊山寺觀,始為儒、釋、道三家活動場所。在1700多年歷史中,歷代不斷修葺增建,成為隴上頗負盛名的道觀寺院。北宋慶歷三年,劉滬將軍收復水洛城,曾住紫荊山玉虛宮,修廟建塔。清乾隆十年靜寧州牧王亙設義學于山,后稱“道南書院”。建國初,尚存三院五殿、兩樓一閣,洞、寺、宮、祠四處,鐵塔兩座,鐵鐘一口,歷代雕塑壁畫甚多。明、清之際,隴上名士趙時春、孫慶伯等留下了大量詩詞,銘碑刻石,縱情吟詠紫荊山的秀美雄奇。
1986年5月,胡耀邦同志視察西北途經莊浪時,頎然揮毫題寫“紫荊山”橫幅。“紫荊山公園”門匾是原中共甘肅省委書記李子奇題寫。現主要建有吳玠吳璘紀念館、財神殿、子孫宮、靈官殿、文昌樓、無量殿、法主殿、十王殿、老君殿、三清殿等建筑。同時,在建的二郎山生態公園將宋堡、紫荊山連成一體,使紫荊山的景致和內涵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洛河橫煙”、“紫荊香靄”等景觀及其玉虛宮、十王殿、文昌樓、關帝廟、顯對閣、藥王洞等十多處見于史籍志書的名勝古跡,使紫荊山久負盛名,游客絡繹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