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霸山城俗稱吳姑城,始建于東漢光武年間,是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素有“遼南第一剎”之譽。清泉寺又稱吳姑城廟,始建于唐,全寺三層殿,前層正中為大雄寶殿,是釋迦牟尼佛殿,北配殿供奉關帝、孚右帝君、周倉、關平等神像。南配殿為藥王殿,供奉藥王、龍王及八大名醫。中層南殿供奉太上老君、孔子、關公、楊戩、哪吒等神像。北殿供奉玉皇大帝、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左青龍、右白虎。后層供奉云霄娘娘、碧霄娘娘、瓊霄娘娘等13尊神像。
基本介紹
巍霸山城俗稱吳姑城,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星臺鎮葡萄溝村的山坳之中,距普蘭店市中心50公里,距大連市129公里, 距大連周水子機場124公里。巍霸山城三面環山,城墻順山勢環繞,全部采用人工鑿石,用楔形花崗巖石塊砌筑,建造在懸崖峭壁之中。城墻長達8公里左右,設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現存城墻較高處為9.4米。據史料記載,巍霸山城始建于東漢光武時期,初為高句麗所筑,山城是遼南地區迄今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千年古城遺址。
清泉寺是巍霸山城的主體部分,遼南名剎,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寶庫中一顆明珠。
景點景觀
巍霸山城占地1700平方米,據寺院明碑記載:“清泉寺歷曾涉海于唐王建剎”。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徽,屯兵于次,唐王留戀這清山秀水,故修下佛寺,借凈源甘泉之美,命名為“清泉寺”。
清泉寺是遼南地區保存比較完整、比較古老的古剎,堪稱“中國小佛山”。寺中分三層殿閣,六座殿堂,集道教、佛教、儒教為一體,殿閣之間,曲徑迥廊,雕梁畫棟,晨鐘暮鼓,佛曲氤氳,身臨其寺,如墜天國仙境。寺內塑彩金容,寶鼎煙薰,香燈搖曳,煙云飄渺,更生妙諦無窮。匾額壁畫,妙筆超群,顯現出一派古樸典雅的風范。殿內四周多涂壁畫,妙筆絕倫,盡述人間神話,重現歷史典故。清泉寺歷經滄桑,多次增建和修繕。今所見為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以及偽滿康德二年(1935年)重修的規模。山城環繞十余里,東西城門更壯觀。
清泉寺四周的巍霸山城墻象一條巨龍騰躍于谷壑峰巔,綿延十幾華里,甚為威武雄渾。這座山城的建筑,正值光武中興,國家強盛,疆域遼闊,它是守衛北國邊疆軍馬屯駐之地。清泉寺有各種古跡景點西城門、飲馬灣、烽火臺、點將臺、梳妝樓、吳姑城、紫禁城、古城墻、栓馬石和搗米的石臼等,據記載是唐王寺李世民東征屯兵于此所建。風景區內還有傳說中的“紫禁城”、“梳妝樓”、“養魚池”等20余個景點。寺院正北200米處有“吳仙姑”陵墓 ,碑文記載,明時吳姑鎮守此山并重修此廟,巍霸山城清泉寺因此而得名曰“吳姑城廟”。風景區內奇石嶙峋,古木參天,幽深曠遠,古剎鐘聲梵音入耳,“遼南名剎”由此而得名,吸引了慕名而來的游客和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歷史沿革
巍霸山城清泉寺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寶庫中一顆明珠。1961年冬,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來普蘭店市皮口鎮搜集甲午戰爭史料,他游覽巍霸山城清泉寺后說:“這是個小佛山,中國的三大教這里都有?!?982年,我國著名散文家劉白羽同一位考古學家至此,稱道巍霸山城清泉寺“價值連城”。 近幾年來,隨著旅游事業的進一步的發展,譽為“遼南名剎”的巍霸山城清泉寺得到了修繕和擴建,使其更增添了一份神韻與美麗。不僅國內游客接踵光顧佛門,連香港、澳門、臺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游客也絡繹不絕,慕名而來,以領略古文化神韻,享受大自然的溫馨。古老壯觀的巍霸山城清泉寺,將閃爍著永久的藝術魅力。
榮譽及其他
1979年,巍霸山城被旅大市革委會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清泉寺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