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皮膚很嫩,如果使用的濕巾添加酒精、香精、防腐劑等化學品,容易刺激寶寶皮膚,嚴重的會引起過敏,寶寶很難受。一般情況下,正規廠家生產的嬰兒濕巾都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家長們在給寶寶使用的時候應該注意先適用一下,只有感覺舒適、無刺激的情況下才能給寶寶使用。同時,在挑選嬰兒濕巾的時候,要多看看濕巾的主要成分,確保不含酒精等刺激物。
嬰兒手口濕巾安全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可以說現在生養一個孩子,可能會更簡單一些。比如以前給孩子擦拭一般都用手絹或者毛巾,這樣的話不僅不方便,不利于隨身攜帶,而且很容易弄臟,需要經常清洗才能保證衛生。但現在濕巾的出現,取代了我們經常使用的手巾。雖然方便了,但寶寶經常使用濕巾的危害不容小覷。
嬰兒濕巾有毒嗎
現在養孩子明顯方便多了。以前的小手絹、小毛巾全都被一次性的濕巾取代。不過,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要少用濕巾。
給嬰幼兒用的濕巾一般分兩種,一種是用來擦屁股的濕巾。這種濕巾不但方便,還聲稱有護膚功能,能更好地保護寶寶的小屁屁。不過最近,法國藥品保健品安全局的一份報告稱,給兒童擦屁股的濕巾中含有有害化學物質,將對孩子的血液和肝臟產生不利影響,建議三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
在這份報告中,法國藥品保健品安全局指出,專門用于擦拭兒童屁股的濕巾中,有一種含量可觀的防腐劑——苯氧乙醇,這種油狀液體對血液和肝臟都具有毒性,同時,它也可能導致過敏。目前,在制造衛生和美容用品時,歐洲對這種防腐劑的濃度要求是小于1%,但是,這樣的濃度對于孩子來說依然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該機構認為對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不應該使用這種原本具有化妝用途的產品。另外,也要注意其他兒童用品中是否含有這種防腐劑,其含量最好不要超過0.4%。
還有一種濕巾是手口濕巾,或者衛生濕巾。經常看到帶孩子在外面玩的家長,掏出濕巾給孩子擦手。其實,這樣也不太科學。孩子經常吃手,不管拿著什么都愛放嘴里試試,這樣就很容易把濕巾上面的消毒劑吃進肚里。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腸道菌群失調,免疫力下降。
因此,建議家長們還是找回以前的老辦法,給寶寶隨身帶個小手絹或濕的小毛巾擦手。如果非要用濕巾,建議購買有機的品種,同時仔細看包裝上的標簽,避開有害物質。
知道了寶寶經常使用濕巾的危害不容小覷,所以,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我們還是最好使用傳統的方法,比如隨身攜帶手絹或毛巾來擦手。因為濕紙巾對寶寶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可能偶爾使用,危害并不明顯,但如果長期使用的,這樣長期下去勢必會危害到寶寶的健康,所以為了更好的做好疾病預防工作,要盡量避免使用濕巾。
安全的嬰兒濕巾如何挑選
1、注意濕紙巾成分
嬰兒的皮膚很嫩,如果使用的濕巾添加酒精、香精、防腐劑等化學品,容易刺激寶寶皮膚,嚴重的會引起過敏,寶寶很難受。所以盡量選擇不含酒精、香精、防腐劑等的濕巾。
2、注意密封性
我們選擇濕紙巾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它的包裝密封性。因為包裝密封好,那么保持濕巾的殺菌消毒作用的有效性就高。袋裝濕巾的包裝應密封,不得有破損;盒裝和罐裝的濕巾包裝也應完整,不得有損壞。新手爸媽在取用濕巾后,要立即貼好密封條,以避免高溫或陽光直射,造成濕巾干燥而影響它的使用效果。
3、選擇品牌的濕巾
給寶寶用的濕巾盡量選擇品牌的,這樣的濕巾質量有保障,使用的材料都是經過檢測合格的,特別適合嬰兒使用。比如濕巾用的水,品牌的濕巾都會用干凈的純凈水,已經經過殺菌處理了,而雜牌子為了降低成本,水質就很難說了。
4、注意手感和氣味
濕紙巾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和品牌。不同的濕紙巾在手感和氣味方面有很大差別。有的濕巾很密實,有的很柔軟,有的氣味芳香,有些基本沒什么氣味。建議準媽媽最好買手感比較柔軟厚實,沒有香味的濕紙巾。如果嬰兒濕巾比較柔軟,孩子用得比較舒服。
5、先給寶寶嘗試
家長在給寶寶買濕巾時,可以拿出一塊來先給寶寶試試,看看是否有不適的感覺,之后再決定買不買。或者在購買時先買小包的試用裝,用過覺得好再多買。
6、選擇合理價位的濕巾
由于嬰兒用的濕巾經過特殊處理,加工環節復雜,用料講究,因此成本自然要高很多,所以價格比其它的濕巾要高一些。如果買的嬰兒濕巾很便宜,那質量就難以保證了。因此不要覺得嬰兒濕巾貴,為了寶寶健康還是選擇價格適中一些的,不要貪圖便宜。
7、根據用途選擇合適的濕巾
嬰兒濕巾一般分為普通濕巾和口鼻濕巾,普通濕巾主要是擦拭寶寶屁股、身體等除了臉上的其他部位;口鼻濕巾主要是擦拭口鼻、眼睛、手的,因此在選擇濕巾時要分清用途,兩種濕巾可不要混用,否則對寶寶身體不利。
8、選擇較好材質的濕巾
不同的濕巾,所使用的無紡布料子也不一樣,在給嬰兒挑選濕巾時,盡量使用水刺無紡布的材料,這樣的濕巾比較結實,不容易掉毛、變形。寶寶使用起來比較舒適一些。
9、寶寶身上破損傷口,絕對不能用濕巾擦!
針對濕巾有毒一事,相關醫師和專家辟謠稱,只要正常使用,嬰兒濕紙巾是無害的。但常生活中因盡量避免誤食濕紙巾或用濕紙巾擦拭傷口,這兩種情況發生危害的可能性較大,此前,曾有個別嬰幼兒誤食導致中毒的病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