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筆功能強大,除了用來作為指示外,還可以用于課堂教學,野外探險,天文指星,其可以指示的長度比較遠,非常的實用。市面上的激光筆有多種分類方法,可按照功能、無線傳輸技術、能源來源、光源顏色進行分類,不同激光筆的發光原理也不同,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激光筆的分類有哪些
1、可按照功能分類
激光筆按照功能可分為激光發射器、翻頁激光筆、演示激光筆這三種類型,激光發射器只有發射激光的功能,只能用于指示。翻頁激光筆除了擁有指示功能外,還具有翻頁功能。演示激光筆功能更加復雜,可分為帶簡單鼠標功能的激光筆、帶軌跡球鼠標的激光筆等等。
2、按無線傳輸技術分類
激光筆按無線傳輸技術可分為紅外激光筆、315/433Mhz激光筆、2.4G激光筆、藍牙激光筆、遙感激光筆這幾種類型。
3、按照能源來源分類
激光筆按照能源來源可分為單節1.5V的AAA電池,兩節1.5V的AAA電池,單節12V電池,鈕扣電池,可充電鋰電池。
4、按照光源分類
激光筆按照光源可分為紅光激光筆、綠光激光筆、黃光激光筆、藍光激光筆、紫光激光筆這幾類。
不同激光筆的發光原理
1、紅光激光筆
紅光激光筆結構最簡單,之所以說簡單是因為紅光激光筆基本上僅是一個由電池做能源的二極管。而且有產生該波長的激光二極管。紅光激光筆最早出現于1980代,是龐大笨重的價值數百美元的設備;則很小并且很便宜。
近些出現了波長為671nm的二極管泵浦固體激光(DPSS)紅光激光筆。雖然該波長可以用便宜的二極管得到,但是DPSS技術可以產生質量更高,頻段更窄的激光。
2、綠光激光筆
使用波長808nm紅外激光激發非線性晶體,產生1064nm紅外光,再經倍頻產生532nm綠光,屬于固體激光。一些綠光激光器工作在脈沖或者準連續模式下來減少冷卻問題,延長電池壽命。宣布的不需要倍頻的綠光激光有著更高的效率。在夜晚即使是低功率的綠光由于大氣分子的瑞利散射也可以看見,這種激光筆常被天文學愛好者們用于指點恒星和星座。綠光激光筆可以有多種輸出功率。5mW使用起來最安全,并且在較暗照明下也可見,所以為指點目的也不需要更強的功率。
3、黃光激光筆
市場上出現了波長為593.5nm的黃光激光筆。基于DPSS技術將波長為1064nm和1342nm的兩束激光通過一非線性晶體相加而得到。該過程的復雜使得黃光激光筆不穩定且低效率,隨溫度變化輸出功率在1-10mW,如果過熱或過冷還會發生模式跳躍。這是因為激光筆的尺寸導致無法提供所需的溫度穩定和冷卻部件。另外,大部分593.5nm激光筆工作在脈沖模式下以便采用尺寸和功率較小的泵浦二極管。
4、藍光激光筆
原來只有經DPSS產生的473nm藍色激光,功率偏低及不穩定。隨著CASIO開發出包含藍色激光二極管(445nm)的混合光源高亮度投影機,功率超過1000mW(第四類)的藍光半導體二極管被大量生產而普及化。
5、紫光激光筆
使用波長405nm的藍紫色激光二極管,屬于半導體激光,接近紫外光波段,可視度較低,但能激發熒光,具有驗鈔和檢驗化學品作用。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