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日漸增多,停車位資源緊張、供不應求,于是發展成了立體的停車設備,但立體停車設備在建設和管理上面臨一些問題:怎么管理才易于發展推廣?怎么建設才能讓車主更愿意用?
不同的立體停車位有不同的優勢。機械車位的耗損和維護費用相對較高,簡易自走式前期一次性投資較大,但是之后幾乎沒有維護費用。
近幾年國內立體停車市場發展很快,業內一線廠商的技術也比較成熟,基本是考察借鑒了國外技術并結合國內實際需求(比如國內車型普遍偏大等)自行研發,少數廠家擁有了自己的各類專利。更多最新中國機械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年中國分離機械行業深度調研報告》。
國家對于中型、大型、超大型車輛的停車位規格都有明確規定,而停車設備的設計會根據場地情況、用戶需求等條件預先設定,一旦建成就只能容納預定規格及以下車輛。根據需求單位實際,一般以大型轎車規格占絕大多數,但像是湘鄂情總店的立體車庫,就考慮到客流中的占比,四成車位設計為超大運動型汽車車位。所以,這也需要需求單位了解立體車庫的技術特性,除了車位數,必須同時關注使用條件和設備綜合效率等因素,否則還會產生新的擁堵。

管理怎么變?
簡化審批手續,規范管理流程,吸引社會資本
現在停車需求這么大,土地資源又這么稀缺,立體停車是好東西,但在建設上仍需要強化政策銜接。而停車設施的管理部門,除了交通部門,還有規劃、安監、綠化、城管、公安、物業、居委會街道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各有各的職能,對停車有不同意見,相關法律也還待明確。
發展立體停車庫,必須考慮解決多頭管理問題,為企業松綁。
北京市制定的《關于規范機械式及簡易自走式立體停車設備安裝及使用的若干意見》即將公布。“政策根本的出發點在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停車行業,同時采取立體化停車設備解決城六區現有的停車位不足的情況。”新政策的核心是簡化手續、規范流程,所有涉及到立體停車投資、后期運營的政策放得比較開,但是必須遵守環保等相關法律法規,并且保證建設質量和運營服務規范。”
未來怎么走?
小區推廣需要多方溝通,法律問題期待明確
北京市此次《意見》指出機械式、簡易自走式立體停車設備投資可以納入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并依據固定資產管理有關規定,按照設備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所以設置單位或者經營管理單位應當建立設備定期檢驗和維護制度,確保設備使用安全。
有關立體停車設備的法律問題仍期待進一步明確。比如立體車庫產權性質,法律法規能否對其使用權進行明確規定?如果立體車位能得到明確的產權證明,那么業主購買就會有保障。
不過,其在居住區的推廣還面臨不同訴求的協調。居民針對立體停車位意見兩極化,需要協調、溝通。小區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需要安靜的環境,建造立體停車位不可避免會產生噪音、震動問題,即使符合標準的情況下也仍會有少許干擾。尋求理解,兼顧各方面的利益,這也是投資方、建設方需要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