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政策面、基本面不利因素疊加、股價在曲折中震蕩向下及淡化行業、把握主題型投資機會三個方面對2025年房地產行業發展策略做出分析,詳情敬請閱讀以下內容:
一、政策面、基本面不利因素疊加

中央層面,市場化調控逐步登場。房地產市場的行政性調控逐步淡出,加強稅制、信貸等市場化調控方式,調控方式從“抑制需求”向“增加供給”轉變。來自政策層面的不利因素還包括:房地產綜合稅制的改革、立法,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農地流轉、城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不動產登記制度的進一步實施等;地方政府層面:主要城市相繼提高購房門檻,信貸政策持續收緊。對已受金融媒介信貸政策收緊的較弱基本面構成進一步壓制。按揭利率上行對購房需求形成抑制。
二、股價在曲折中震蕩向下
二季度之前板塊催化劑較少,缺乏明顯投資機會。基本面:信用供給受到抑制,信貸政策收緊和資金價格的持續提升不利于銷量持續向上,市場觀望情緒可能較濃。股價走勢:龍頭公司估值水平雖處于歷史低位,但板塊從基本面、政策面角度缺乏上漲的催化劑,主要以個股和機構性行業為主。二季度之后,板塊或存在階段性機會。基本面:12年四季度以來,開發商均加大了拿地力度,14年中期后,樓市面臨去庫存,房價(尤其是二、三線城市)下行壓力較大,開發商拿地、新開工趨緩。股價走勢:正所謂“不破不立”,基本面趨于惡化,伴隨股價處于歷史超跌區域,房產稅擴大試點落地很可能視為利空出盡,板塊迎來估值修復機會。
三、淡化行業,把握主題型投資機會
沐浴國企改革政策春風,個股行情機會上演。圍繞國企改革在地產板塊的投資機會不可忽視,重點關注位于一線城市且具備國企改革主題的標的。
關注超跌且彈性較大個股。目前龍頭房企的估值再創歷史新低,對房價下跌、樓市長效調控機制的建立等預期已反應較為充分,預計二季度后,基本面表現較為羸弱,所謂不破不立,在增發的放行、重組放開預期等外生變量刺激之下,板塊有望迎來階段估值修復行情。給予行業“謹慎推薦”評級今冬明春建議回避,二季度后迎來估值修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