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告網了解:通過對電動車行業現狀分析了解到,隨著電動車核心技術的突破,我國逐步發展由電動車代替燃油車,現已開發出了不同的電動小轎車、電動公交車、電動面包車、電動貨車等,并已逐步投入市場。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終將會為人類居住凈化環境做出貢獻。同時,電動車產業將是一個真正的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報告網發布的《2012-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品牌競爭力與消費調研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共生產新能源汽車2991輛,其中純電動汽車2691輛,對比上年同期增長62.6%;銷售新能源汽車3175輛,其中純電動汽車2874輛,對比上年同期增長57%。純電動汽車產與銷均實現了較快增長。在插電式混合動力產銷方面,第一季共生產300輛,銷售301輛。我國電動汽車行業保持快速發展。
同時,為了實現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對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目標,各個地方政府也出臺了更加詳細的支持措施。宇博智業了解到,目前北京市鼓勵私人購買新能源車政策修訂版已經完成,新政策中取消了私人購買電動車就不能再購買傳統車型一項。北京市三年內力推私人購買3萬輛電動汽車。北京市計劃在2025年前推動私人購買3萬輛電動汽車,并可能采用“購車送樁”模式,充電樁產權歸屬于消費者。2013年北京市將會啟動5000輛新能源乘用車推廣計劃,并表示其中包含了私人消費,并新建6000個充電樁。
盡管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還遇到技術等方面的難題,但是無可爭辯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力將加速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有利于我國汽車行業徹底擺脫被外資品牌控制的格局,提升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這也是我國政府積極推動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的重要動力。
雖然電動汽車行業暫時遇冷,這主要是因為電動汽車行業的規模還不夠大,影響了與電動汽車使用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對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造成了已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我們堅信電動汽車行業必定迎來市場的爆發。

隨著關鍵技術方面的突破和電動自行車的性能不斷提升,讓電動自行車成為了摩托車和自行車的替代產品,而它的快捷、環保、方便和廉價,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同,同時也激發了市場對于電動自行車的訴求。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先前研發生產的企業迅速崛起,一些新的企業也開始進入,他們對電動自行車的投入也不斷加大,使得產能迅速擴展。
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策劃總監朱建明認為,未來電動車產品的優勢并不在于單一項的卓越,而是整個系統的最優配置。新產品的研發進一步整合了新日近年來在技術、設計方面取得的成果,加入了智能動力系統、升級的安全系統等,能夠使騎行更加舒適,實現人機互動。同時,時尚元素也在新品設計中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