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專員了解:自2013年起,互聯網金融就已經成為金融領域最為熱門的詞匯,以余額寶、快的打車、P2P貸款等為代表互聯網金融產品讓人目不暇接。不過,這些互聯網金融產品對傳統的銀行等金融行業造成了一定威脅,也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發展、監管等備受爭議的問題。
據報告網了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
上述人士表示,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這個提法在之前傳統金融的要求就有提及,這意味著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將會更加協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短期來看,對傳統金融行業會造成壓力,例如銀行的利息差將減少,中間業務收入也將減少,長期來看,互聯網金融倒逼利率市場化的發展,對整體行業來看,未來利率市場化之后,傳統金融業將獲得穩定發展。
“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一類互聯網金融,與銀行并非對立關系。”蔡鍔生表示,互聯網金融對于推動利率市場化是有幫助的。原東方資產公司總裁梅保興認為,銀行應該回歸社會平均利潤,主要是對照實體經濟,銀行業不能靠吃利率差享受過高的利潤。

相關人士稱去年互聯網金融爆發式的發展,尤其是貨幣基金規模的膨脹,存款搬家到貨幣基金,在某種程度上也倒逼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相信未來我國傳統金融行業也會不斷調整自身的政策方案,最新研究報告請查找報告網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金融行業研究及未來趨勢發展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