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大美食最多的景點名單如下:北岳恒山風景區、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游區、五臺山、雁門關風景區、晉中市喬家大院文化園區、平遙古城、晉祠、大同華嚴寺、太原崇善寺、晉中市榆次老城景區,下面請看榜單詳細內容。
1:
北岳恒山
國家A級景區
4A級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五岳”中的北岳恒山為道教圣地,海拔2016.1米,自古以來就是兵家自古為兵家據險以守之地,以豐富的景觀特色著稱于世,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景區主要分為以雙峰并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翠屏峰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群。恒山廟群和山、石、樹、洞互相映襯,交融相錯,形成十八景奇觀;古建筑群三十多處,亭臺樓閣構筑雄偉壯觀,以“恒山懸空寺”最為出名。查看詳細
2:
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游區
國家A級景區
5A級景區
5A人文景觀建筑
5A自然地理景觀
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游區總面積15平方公里,由皇城相府景區、九女仙湖景區、生態農業觀光園景區、小康新村景區四部分組成,是以皇城相府為核心的一個多元化復合型的旅游區。景區內的皇城相府為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閱官、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總面積10萬平方米,院落16座,房屋640間,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查看詳細
3:
五臺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A級景區
5A級景區
5A名山
5A地貌景觀
5A宗教景觀
5A風景名勝
5A人文景觀建筑
5A自然地理景觀
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五臺山最高海拔3061米,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并稱為四大佛教名山,素有“金五臺,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稱,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筑群。五臺山也是中國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現存寺院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因五臺山北部陰谷處有終年不化的“千年雪”“萬年冰”,北臺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因此五臺山亦稱清涼山。查看詳細
4:
雁門關風景區
國家A級景區
5A級景區
5A名山
5A地貌景觀
5A人文景觀建筑
5A自然地理景觀
雁門關景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是以被譽為“中華第一關”的雁門關為主要景觀資源的邊塞文化、長城文化、關隘文化旅游區,是集“吃、住、行、游、購、娛”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邊塞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區主要分為兩大塊,分別是古雁門關景區、明雁門關景區,主要景點有關城、雁門寨、古關道、隘口、常勝堡、猴嶺長城、西陘寨、勾注祠、雁門渠、孫傳庭墓、關城、甕城、圍城、東城、西城、天險門及雁樓、李牧祠、關陵、長平橋、馬公墓等。查看詳細
5:
晉中市喬家大院文化園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由喬家大院和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核心區組成,占地8.82平方公里。喬家大院全稱山西祁縣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原名“在中堂”,始建于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是清代著名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總占地面積26668.9平方米,是一座匯集晉商歷史風貌,反映明清時代特色的建筑群體,被譽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昌源河是孕育祁縣歷史文化的母親河,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與喬家大院形成了古綠結合、相得益彰的奇異配置。查看詳細
6:
平遙古城
國家A級景區
5A級景區
5A自然地理景觀
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
平遙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華爾街”,素有“中國古建筑的薈萃和寶庫”之稱。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筑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古城以市樓為中心,街道布局為“土”字形,四條大街、八條小街及七十二條小巷交織,城內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磚灰瓦的四合院,磚砌窯洞式的民宅保留有很濃的鄉土氣息。查看詳細
7:
晉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祠,即晉祠博物館,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晉祠博物館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融皇家園林的宏偉瑰麗和江南園林的清秀美為一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筑群,有宋、元、明、清時期的殿、堂、樓、閣、亭、臺、橋、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來雕塑100余尊,鑄造藝術品30余尊,歷代碑刻400余通,詩文匾聯200余幅,被譽為中國古建筑博物館。難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查看詳細
8:
大同華嚴寺
國家A級景區
4A級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嚴寺,位于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于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的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筑群,曾是遼朝的皇家祖廟。寺廟占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依契丹族崇日習俗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余座單體建筑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巍峨恢弘,與古木花簇交相輝映。查看詳細
9:
太原崇善寺
崇善寺位于山西太原市東南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創建,太原市著名古剎。初名白馬寺,后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馬氏,就該寺舊址大事擴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院失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毀,幸存下來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屬建筑。清光緒七年(1881年),山西巡撫張之洞在崇善寺的廢墟上建造了文廟。從此,崇善寺一分為二,文廟占了大部分地方,這就是現在的山西博物館第一部分,而僅占原寺面積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為古白馬寺、明崇善禪寺的當然代表了。查看詳細
10:
晉中市榆次老城景區
國家A級景區
4A級景區
榆次老城景區,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府興路225號,是一處優秀的以古建藝術為載體的中國城市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商業文化和民居文化的集結地。景區占地一百萬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園林建筑面積六十萬平方米,區內建筑氣勢雄偉,造型優美,色彩絢麗,構造精巧,有城隍廟、榆次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市樓、思鳳樓、西花園、西門甕城遺址公園等景點。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