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煤炭行業競爭及原因分析:近一兩年來,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緩慢,行業形勢嚴峻,進入10月份之后,龍頭煤企之所以再度大幅下調煤價,以下是2025年我國煤炭行
近一兩年來,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緩慢,行業形勢嚴峻,進入10月份之后,龍頭煤企之所以再度大幅下調煤價,以下是2025年我國煤炭行業競爭及原因分析:

一是市場需求進一步走弱,煤炭銷售壓力增大,為了維持銷量只好繼續降價或加大優惠力度
9月,全國重點電廠日均耗煤合計269萬噸,同比下降9.1%;六大發電集團沿海區域電廠日均耗煤52.5萬噸,同比下降8.8%。與此同時,9月,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商品煤銷售量同比分別下降17.4%和23.5%。進入10月,電廠日耗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10月上旬全國重點電廠日均耗煤降至235萬噸,同比下降12.6%;10月1日至26日,六大發電集團沿海區域電廠日均耗煤47.8萬噸,同比下降18.6%。因此,進入10月份,雖然迎來傳統的冬儲煤時期,但由于電煤需求持續走弱,加之電廠煤炭庫存處于較高水平,電廠采購力度并未明顯改善,煤企銷售壓力進一步加大,龍頭煤企只好通過降價來保留和爭取市場份額。
二是煤炭企業資金鏈日益緊張,財務負擔持續增加,降低售價有助于企業獲得現金流
隨著煤炭價格持續下跌,應收賬款及存貨持續增加,煤炭企業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不斷下降,今年上半年,包括同煤集團、陜西煤化在內的多家大型煤炭集團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為負,這意味著未來企業發展將面臨重大挑戰,資金鏈風險日益加大。于此同時,為了補充經營現金流和滿足投資支出,近幾年各大煤炭集團外部借款不斷增加,財務負擔不斷加重。據筆者統計,2025年煤炭產量前十強煤企當年合計取得外部借款7558億元,較“煤炭黃金十年”末期的2011年2445億元,增長209%,與之對應,當年償還債務合計支付6017億元,較2011年增加4527億元,增長304%。2025年上半年,十家煤炭企業總體資產負債率已經上升至66.5%左右,較2011年提高9.3個百分點,同煤集團、陜西煤化、河南煤化等多家企業資產負債率更是超過了80%??梢哉f,隨著煤炭市場不斷下滑,當前煤炭企業已經陷入借債—還債—借更多債—還更多債的惡性循環,企業的現金流很大程度上靠借債維持。在銀行貸款偏于謹慎的情況下,為了維持資金鏈正常運轉,企業需要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這時只好降低煤炭售價。
龍頭煤企降價至少將給煤炭市場及行業帶來以下幾方面影響:
首先,短期市場煤價或會繼續下跌。在龍頭煤企降價之后,其煤炭售價已經與市場實際價格基本持平,部分中小煤企和貿易商的煤炭銷售勢必會受到一定影響。這種情況下,中小煤企和貿易商為了維持原來的銷售只好進一步降價,下游用戶也會借機進一步壓價,最終恐將導致市場煤價再度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其次,有助于加快推動煤炭行業調整與整合。雖然隨著煤價不斷下跌,虧損企業越來越多,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主動關停退出的并不多,行業調整與整合進展緩慢,過剩煤炭產能遲遲不能有效退出。似乎各家煤企都在等待,看誰能堅持到最后。煤價進一步下跌,無疑將使部分煤企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一部分煤企退出意愿可能也會因此增強。總之,市場機制的作用將加快淘汰部分煤炭產能,并推動煤炭行業的調整與整合。
再次,煤炭進口將受到進一步影響,最終將加快國際煤炭行業調整。以期貨價格測算,短短20多天國內動力煤期貨價格已經下跌6美元左右。因為國內煤價短期下跌幅度較大,進口煤市場風險驟增,又有部分貿易商或會暫時放棄進口煤業務,部分終端用戶可能也會將采購目標重新轉向國內,11—12月,甚至明年1月份的煤炭進口量將受到進一步影響。作為最大煤炭進口國,中國進口量下降之后,國際煤價必將面臨繼續下跌,國際市場供求失衡程度會進一步加劇,國際煤炭行業調整力度也將隨之加大。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煤炭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