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和艾灸都屬于灸類,而且在運用上魚幾分相似,都是采用的一些中草藥達到保健效果。那么,三伏灸是艾灸嗎?三伏灸和艾灸有什么區別?
艾灸是什么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灸法的運用當起源于人類掌握用火之后,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艾灸產生于中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并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通常針、灸并用,故稱為針灸。
針灸治病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現代人說針灸,多數時候僅指針療,已經很少包含艾灸的內容了。
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三伏灸是什么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復發的記載。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和艾灸的區別
三伏灸只是艾灸中節氣灸的一種,艾灸時一種中醫外治療法的一種。三伏灸是指在每年的三伏天就行艾灸的一種節氣灸,是屬于艾灸范疇的。所以他們本上上不存在區別,只是隸屬關系。
三伏灸的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藥物,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哮喘、過敏性鼻炎是目前難治之癥,病程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且易反復發作,正氣虛時易誘發,所以,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病員要有耐心堅持治療。各地天灸經驗認為貼藥年限長,次數多,則其療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中醫:針灸、推拿、艾灸有哪些功效呢?
針灸和電針是有什么區別的,那么它們的區別是什么?各位,要解決這個問題,咱首先得來解釋一下,啥叫針灸,啥叫電針。據專家所說,針灸應該分為針刺和艾灸。而一般大多數人認為的針灸是針刺。就是用針灸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針刺過程中醫生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臨床醫學證明,它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
至于電針,那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一種治療方法。簡單點說,它就是運用電針治療儀器,夾在針灸針上,通過特定頻率,起到相應的作用。電針療法是將針灸與電學相結合,作用于人體經絡腧穴,以治療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是針灸療法的一個有特色的獨立分支療法。
據專家說,它的主要功效是:調整人體生理功能,有止痛、鎮靜、促進氣血循環、調整肌張力等作用。其適用范圍為:臨床常用于各種痛證、痹證和心、胃、腸、膀胱、子宮等器官的功能失調,以及癲狂和肌肉、韌帶、關節的損傷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針刺麻醉。
它們的區別在于:電針一定需要針灸針刺入人體穴位后才能起作用,因此電針和針灸都是結合在一起在臨床上用的,電針可以增強針感,增強針灸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針對中風,疼痛性疾病,如腰痛,關節痛,針灸結合電針效果更加好。因此現在針灸科大多是針灸和電針一起使用的。也有一些需要調理的疾病,不需要電針,就只是單獨用針灸的方法,這個情況在臨床上也是有的。說白了,針灸是純手法,純人工,電針靠機器,靠電力。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 養生 ,那么中醫 養生 常見的一些療法都有什么呢?他們的作用和功效又是如何的呢?醫學教育網我為大家做了常見的中醫 養生 療法功效整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針灸療法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 健康 ,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如今,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賴。針灸的作用和功效取決于所采用穴位、手法,以及患者身體的狀態。 同一個穴位,若采用補法,可以起到補氣養血、養陰生津等功效。同一個穴位,若用瀉法,可以起到散寒、溫經通絡、活血、利水消腫等作用。例如急性炎癥性疾病,如紅、腫、熱、痛等癥狀,針灸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對慢性虛寒疾病,可以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
推拿
推拿,為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物理療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于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對正常人來說,能增強人體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對病人來說,既可使局部癥狀消退,又可加速恢復患部的功能,從而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推拿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來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使血液粘滯性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擔,可防治心血管疾病。同時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熱、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強人體的抵抗能力。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夠疏通經絡,使氣血周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關節靈活,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對保證身體的 健康 有著重要的作用。

艾灸療法
在所有灸療人群中,女性的效果最好,在中醫文化中男性屬陽,女性屬陰,“陰”,體質多陰冷,而“艾灸”為純陽之性的療法,和女性“陰性”體質相配,同時艾灸法本身的“促氣血運行”的作用機理又特別突出,應合女性主“血”的生理特性,從這兩方面看,女性施灸效果顯著就可以很好理解。灸法具有溫經散寒、驅寒、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之功效。還具有行氣活血、消瘀散結的作用,能促進人體氣血循環。同時還具有溫補益氣、復陽固脫的功效,可激發人體免疫系統,促進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