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價依然下跌,但局部地區出現反彈,期貨價格上升,成本滯后一月毛利估算先降后升
本周國內鋼價指數繼續小幅下降1.9%,其中長材下跌2.3%,板材下跌1.4%,上周三大指數下跌幅度分別為1.4%,1.5%和1.2%。不過周五局部地區價格出現回升,呈現見底反彈跡象。受此影響,之前表現疲軟的期貨價格周五出現較大幅度反彈。成交逐漸放大的期貨價格這種表現部分說明了市場心態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由于之前礦石已連漲四周,在鋼價仍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本周我們估算的成本滯后一月毛利迅速下滑,意味著鋼廠的盈利狀況受到了較大沖擊。按照測算,在目前的價格成本下,鋼廠的大部分品種已經只能做到盈虧平衡。在一個需求出現劇烈波動可能性不大的情況下,接近盈虧平衡也是我們判斷鋼價階段性見底的主要邏輯之一。
國際鋼鐵價格指數持續下跌
本周國際鋼價指數持續下降,繼上周下跌1.68%后再次下跌1.9%。分品種來看,在歐盟、美國和日本地區熱軋指數均維持不變的情況下,CRU板材指數出乎意料的下跌3.02%。結合美國粗鋼產能利用率的數據來看,來自供給端的增長應該是近期制約國際鋼價的主要原因,同時也再次反映了外需恢復的力度有限。分地區來看,亞洲地區仍然是下跌幅度最大的地區,日韓的回調看起來短期仍難結束。
原料價格上漲放緩,海運費先升后降
本周綜合礦石價格指數維持不變,由于前期的持續上漲并未伴隨著鋼價的快速反彈,原料的上漲步伐明顯放緩。
海運費本周先降后升,BDI從2695變到2728,小幅上升1.22%(其中BCI從4107變到4061,小幅下降1.12%)。
主要鋼材品種社會庫存持續增加
主要鋼材品種社會庫存一再持續增加,高企的庫存依然是目前制約鋼價反彈的最主要因素。在目前需求緩慢復蘇的大背景下,社會庫存如果不恢復到正常水平,鋼價反彈的力度將十分有限。本周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6964,比上周減少45萬噸。
部分月度數據公布
九月份鐵礦石進口量達6455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實現環比增長29.93%,同比增長64.67%。鋼鐵進出口皆有所提升,凈出口預期之內地繼續擴大,由49萬噸擴大為56萬噸。汽車產量136.20萬噸,環比增加18.46%,同比78.13%。